何不食肉糜是什么意思(成語解讀何不食肉糜)
【成語名字】何不食肉糜
【成語拼音】h b sh ru m
【百思特網成語釋義】字面意思是:為什么不吃肉粥呢?引申義:對事物沒有全面認知,也指沒有親身經歷過的人對別人的處境或行為妄加評論或建議。
【成語出處】出自《晉書惠帝紀》:帝嘗在華林園,聞蝦蟆聲,謂左右曰:“此鳴者為官乎,私乎?”或對曰:“在官地為官,在私地為私。”及天下荒亂,百姓餓死,帝曰:“何不食肉糜?”其蒙蔽皆此類也。解釋:晉惠帝司馬衷曾經在華林園里游玩,聽到蛤蟆咕呱咕呱的叫聲,就對侍從們說:“這叫喚的東西是官家的還是私人的?”侍從們說:“這叫喚的東西在官家地就是官家的,在私人地就是私人的。”到了天下災荒的年歲,百姓餓死,司馬衷竟然問:“他們為什么不吃肉粥呢?”他的昏聵癡頑都是這種樣子的。
【近義詞】飽漢不知餓漢饑
【成語造句】
1.善良的小姐姐將飯店的剩飯給乞丐吃被網友噴太不注意衛生了,這真是現代的“何不食肉糜”呀!
2.請你們以后多多下基層走動一下,不然又會鬧出這種“何不食肉糜”的笑話來。
【成語故事】
晉惠帝司馬衷,字正度,西晉第二代皇帝,司馬衷癡呆不任事,初由太傅楊駿輔政。賈南風殺害楊駿,掌握大權。在八王之亂中被趙王、叔祖司馬倫篡奪帝位,以之為太上皇,囚禁于金墉城。
齊王司馬冏與成都王司馬穎起兵反倫,群臣共謀殺司馬倫黨羽,迎晉惠帝復位,誅司馬倫及其子。又由諸王輾轉挾持,形同傀儡,受盡凌辱。光熙元年(306),東海王司馬越將其迎歸洛陽,相傳被司馬越毒死。
晉惠帝司馬哀是一個貪圖吃喝玩樂,非常昏庸的皇帝,他整天除了享受榮華富貴外,人世間的其他事情一概不知。
有一天,他在華林園悠閑地散步、游玩,突然聽到青蛙嗚叫,就問站在他旁邊的侍從賈胤:“這種嗚叫的東西是公家的,還是私人的?”賈胤回答說:“回皇上,在公家地里就屬于公家,在私人地里就屬于私人。”晉惠帝點一點百思特網頭表示知道了。
這一年,全國上下災情嚴重,不少老百姓都被活活餓死。晉惠帝聽說以后,問手下的一個大臣:“老百姓為什么不愿活著,偏偏要死去?”大臣回答:百思特網“老百姓不是不想活著,而是因為遭了災,沒有糧食吃,餓死了。”
晉惠帝說:“噢!原來如此。沒有糧食吃?那么他們不會吃肉粥嗎?”大臣被問得舌頭短了三寸,又好笑,又不敢笑,大張著嘴,一句話也說不出來。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