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微杜漸什么意思(防百思特網微杜漸故事)
【解釋】在不良事物剛露頭時就加以防止,杜絕其發展。
【出處】這個成語來源于《后漢書丁鴻傳》。“若敕(ch)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銷滅,害除福湊矣”。
【典故】東漢時期,竇(du)太后專權。把許多大官都給自己的親戚來做,使得整個國家的軍政大權都牢牢地握在自己手里。面對這種情形,包括丁鴻在內的許多大臣,心中都是非常的焦慮,為漢室的江山感到危機。
丁鴻是一位知識淵博的人,尤其在經書方面特別有研究。他對竇太后的濫用權力感到極其不滿,認為竇太后的行為對國家是極其有危害的,決定鏟除。有一年,天上出現了日食的現象,丁鴻想到這是一個好機會,可以利用這個不詳的征兆來指明竇家專權對國家的危害,于是上書皇帝,提出建議。皇帝也早就預感到了竇家專權,只是一直沒找到合適的機會鏟除,于是借這次機會罷了竇憲的官,其他竇家弟兄見此狀況,也都自殺了。
丁鴻上書皇帝的奏折中寫道:如果皇帝想處理一個國家的危害,應該在剛開始的時候就處理,這樣才能及時有效,使得國家國百思特網泰民安。
【造句】只有防微杜漸,才能百思特網防患于未然。
世紀恒通在線總結: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在細節上下功夫,一點一滴都不能掉以輕心。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