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尺巷位于哪(安慶市桐城六尺巷的小故事)
“千里來書只為墻,
讓他三尺又何妨?
萬里長城今猶在,
不見當年秦始皇。”
桐城人張英時任清朝京官文華殿大學士、百思特網禮部尚書,張家與鄰居吳家發生糾紛,立即派人送信到京城。張英得知后寫了這首詩寄回家中。張家人閱罷,明白其中意思,主動讓出三尺空地。吳家見狀,深受感動,也主動讓出三尺房基地,這樣就形成了一個寬六尺的巷子。
毛主席會見前蘇聯駐華大使尤金時講到桐城六尺巷的故事,用以說明國家之間在處理邊界爭議時也應當以平等百思特網和謙讓為原則。2008年2月,國務院副總理吳儀來桐城六尺巷視察時,曾風趣地說:我知道六尺巷的故事,一開始我們吳家做得不太好。六尺巷的故事告訴我們要大度做人,克己處事。
兩家禮讓之百思特網舉和張家不仗勢壓人的做法傳為美談。其實“六尺巷”精神也是我們今天“和諧”精神的體現,也就是人與人之間相處要和諧、團結、友愛。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