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李滿天下是指誰(桃李滿天下典故)
我們知道“桃李滿天下”,指培養的后輩或所教的學生非常多,遍布天下。
那為什么用“桃李”而不直接說“百思特網學生”?這里有兩個典故。
一個是說春秋時期的魏國大臣子質。
子質知識廣博,學富五車,因為得罪了魏文侯,就跑到北方一朋友家躲避。
為了不增加朋友生活負擔,子質打算開個學館,收一些學生教讀,借以糊口。子質所收的學生不分貧富,只要愿學的都可以拜他為師,一視同仁。
教室是用朋友的兩間空房做成,里面有一棵桃樹,一棵李子樹。凡是來上學的學生都跪在兩棵樹下認先生。
子質便會指著已結果的兩棵樹教導學生們:你們只要刻苦努力,也能開花結果,學有所成、學有所用。
子質教得好,學生也努力,后來不少都成了國家的棟梁。他們為了感念先生的教誨,都在自己住處親手栽種桃樹和李子樹。
子質到各國游歷時,碰到了在各國當官的學生,并看到了學生栽的這兩種樹,便自豪地說:
“我的學生真是桃李滿天下啊!一個個都很有作為!”
從此,老師就以“桃李”代稱學生,并把學生多稱作“桃李滿天下”。
另一位是唐朝宰相狄仁杰。
《資治通鑒:唐則天皇后久視元年》載:狄仁杰嘗薦姚元崇等數十人,率為名臣。"或謂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門矣"。
對狄仁杰我們不會陌生,近年的百思特網影視劇中較為常見,他敢于直言相諫,深得武則天賞識。
武則天為了鞏固自己的統治,也一直廣羅人才,并讓狄仁杰給他推薦能擔任將相的人才。
狄仁杰 門生眾多,推薦了張柬之、姚崇等數十人,這些人后來多成了名臣。
有人對他說:“朝廷里有才能的大臣都是你推薦的,真是桃李滿天下啊。”
值得一百思特網提的是,“桃李滿天下”還有另一種解釋。
桃指桃符,代指春聯;李指李白的詩句;“桃李滿天下”意味著一個人文章/詩篇多且分布廣。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