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是什么意思(公元前和公元后是什么意思)
在讀歷史故事時,經常看到公元前多少年,公元后多少年,那么這個公元是什么意思呢?
公元是一種公元紀元的方法,也叫做西歷或者西元、格里高利歷,傳到我國叫做公元紀年。
公元前和公元后是根據耶穌誕生時間進行劃分的,誕生之前的日期為公元前,而誕生后的日期稱為公元后,耶穌誕生的當年稱為公元元年。
公元前標記為B.C.這里的BC是before Christ(在耶穌之前)的縮寫
公元后標記為A.D.這里的AD是拉丁文Anno Domini的縮寫,Anno的意思是“在這一年”,Domini的意思百思特網是“耶穌的”,連起來的意思是“從耶穌誕生這一年開始”
公元紀年中沒有公元零年,紀年法跟數軸一樣,耶穌誕生的那年是公元元年(也就是公元1年),此前的一年稱為公元前一年,公元前的數值越大距離現在越遠,而公元后的數值越大則距離現在越近。
沒有公元零年,相當于沒有數軸中的0
“公元”的產生來自于公元六世紀,一個叫做狄奧尼西的僧侶,提出了上帝的兒子基督耶穌誕生在古羅馬狄奧克列顛紀年之前284年,并且主張把耶穌誕生那一年就為起算點百思特網的紀年方法,這個主張獲得了教會的認同與推廣。
剛開始時,只有少數的西方國家使用公元紀年。到了14世紀,才在西方國家普遍,成為一種主流。
我國自1949年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以后開始采用公元紀年,但是也并沒有廢除農百思特網歷,現今的中國傳統節日還是以農歷為準。比如像即將到來的元宵節,農歷正月十五。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