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山在哪(為什么昆侖山是龍脈之祖)
在中國人的心目中,昆侖山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又被稱為中華第一神山,華夏龍脈之祖。
也許你會奇怪,華夏文明明明發源于東方,但是怎么將青藏高原上這樣一個人跡罕至的大山奉為華夏的龍脈,第一神山呢?莫不成我們的文明發源地是在青藏高原?
民國學者顧頡剛曾經考證過昆侖山的來歷,他將昆侖山分為兩個概念,一個上上古神話中的昆侖山,這里的昆侖山,就像是希臘神話中的奧林匹斯山一樣,奧林匹斯山上住著萬神之王宙斯,而神話中的昆侖山,也是眾神之所。
《海內西經》中說: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何。上有 木禾 ,長五尋,大五圍。面有九井,以玉為檻,面有九門,門有開明 獸守之,百神之所在。在八隅之巖,赤水之際,非仁弈莫能上岡之巖。
意思就是,昆侖山,是上帝在人間下界的都城,也不是一般人能爬上去的,非射落九日的大羿這樣的人物才能爬上高高的山巔。當然大羿上昆侖山的目的我們都知道,他是為了向西王母討要不死藥。不過奇怪的是,這個昆侖山雖然號稱是百神之所在,但是山海經中提到有名有姓的神只有西王母一個。所以,這個西王母后來也就演變成了西方群仙之首,和駐守東方蓬萊仙境的東王公,也就是后來所說的東華帝君。這一西一東兩位上仙,也就成為秦漢時期中國原生神話和仙話傳說的鼻祖了。
另一個概念就是地理上的昆侖山。但是這個昆侖山其實本來就是虛構出來的一個神話概念,所以隨著古人眼界的不斷擴大,昆侖山的位置也在不斷地向西北移動,最后才定位到了現在的位置上,故而顧頡剛也不得不承認,古書上的昆侖山到底是指哪座山,他也搞不清楚。
昆侖山在現實中雖然沒有具體的定位,但百思特網是經過了幾千年的概念的不斷沉淀,早已成為華夏民族的圖騰之一。所以后世只要是涉及到中國神話背景的各類作品,也都脫不開幾千年前就設定好的這個昆侖的世界觀了。
昆侖山為什么是世界的龍脈之祖
在昆侖山周圍,存在著舉世聞名的大大小小的山脈,而大大小小的龍脈百思特網又構成了一副中華巨龍圖。在西方就有敏感的政治家,認為中國是一條沉睡的臥龍。從山脈水百思特網系上看,山脈為山龍,江河為水龍。而北京是山龍聚首之地,上海為長江水龍吐氣之地。
在昆侖山這片神秘的土地上,有著女媧補天,精衛填海和嫦娥奔月的傳說。作為萬祖之山的昆侖山,究竟是個什么樣子的呢?美輪美奐的五彩泉,靜謐幽深的庫里湖和如詩如畫的云上草原等等,這些神秘無盡的壯闊之美,就構成了昆侖山。
關于玉虛峰,傳說是西王母女兒玉虛公主的化身。而玉虛峰峰頂終年云霧繚繞,白雪皚皚。據說在這里,還有不為人知的飛禽走獸。而相傳不遠處的玉珠峰,是西王母另外一個女兒,玉珠公主的化身。
相對于玉虛峰,玉珠峰更是登山家的圣地,每年都會有來自世界各地的登山探險愛好者。昆侖大峽谷內生態環境優良,氣候宜人。一年四季來到這里都會有不同的景色,原始的草原風光,讓每個人心生向往。
古籍中描述的昆山和現在的昆侖山似乎不是一個地方
《山海經 大荒西經》說到:“西海之南,流沙之濱,赤水之后,黑水之前,有大山,名曰昆侖之丘。
《山海經 西次三經》說到:“昆侖之丘,是實惟帝之下都
《山海經 海內西經》說到:“海內昆侖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昆侖之虛,方八百里,高萬仞。
從山海經的描述來看這里提到的“昆侖”,是指酒泉市正南的祁連山主峰一帶白雪皚皚的高峻群山,而且山高萬丈。
而現在人們所定名的昆侖山脈,又稱昆侖虛,西起帕米爾高原東部,橫貫新疆、西藏間,伸延至青海境內,全長約2500公里,平均海拔5500-6000米,寬130-200公里,西窄東寬,總面積達50多萬平方公里。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