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heic后果(列為PHEIC會有哪些影響)
就在剛剛,世界衛生組織(WHO)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國際突發衛生事件”,英文為PHEIC,Public Health Emergency of International Concern.
同時,世衛組織反百思特網復強調,這一宣布不代表WHO對中國抗擊疫情沒有信心。相反,世衛組織對中國的努力非常有信心!
這一決定對中國有何影響?影響肯定是有的,但是遠非網上傳的那么嚴重。什么金融市場全面崩盤百思特網!經濟會斷崖式下跌!純粹是危言聳聽,博人眼球!
首選說明一下,PHEIC與“疫區”。這完全是兩個概念,前者是世衛組織對某類關乎公共衛生重大事件的一個定性,后者是對某些具有該事件高度風險的地區的定義。本次宣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為PHEIC,絕不等于把中國定義為“疫區國”。
一旦某類事件被宣布為PHEIC,它的默認期限是3個月,到期自動失效,需要重新評估。世衛組織也可以在三個月之前,重新評估情況,取消或者修改相關事件的定性。3個月,而不是網上傳的什么三年,危言聳聽!
這次沖擊最明顯肯定是跨國旅游和國際貿易。
盡管一些國家在世衛組織宣布PHEIC之前,已經采取了撤離本國公民及限制到中國的航班等相關措施,但世衛組織的定性,將讓更多國家意識到疫情的風險,進而做出減少旅游和貿易的決定。
這三個月對中國外貿貨物出口、海運物流和對外交流將帶來影響。
中國疫情被列入“全球突發性公共衛生緊急事件”,來自中國生產的很多出口產品出口時都將受到限制,甚至被禁止,對中國對外經濟是一次考驗。
國內宏觀經濟而言,也會造成短期外部沖擊。
一國的經濟由消費、投資和凈出口構成,對貿易旅游等跨國活動的沖擊,將直接對凈出口產生負面壓力。而國內的消費和投資,本身也會受到疫情發展的沖擊,三個部分都將面臨不小的挑戰。盡管如此,WHO的定性,對宏觀的沖擊是外部性的,短期的。因為從本質上說,無論是投資也好消費也好凈出口也罷,根本的影響變量是疫情本身的發展,隨著疫情被控制,沖擊也將會被漸漸化解。
對于資本市場的影響恐怕是反應最快的。
疫情將改變人們對實體經濟的預期,改變人們對逆周期調節政策的預期。疫情的發展是實實在在地對中國的宏觀經濟造成了新的壓力,這一點將會對風險資產(中國以及高度依賴中國的其他國家的股市,大宗工業商品,人民幣以及依賴中國國家的主權貨幣)形成價格下行的壓力。
疫情也會改變市場情緒和交易結構。金融市場將面臨巨大壓力,雖然這種壓力已經通過節前國內股市下跌釋放了一部分,但尚百思特網未釋放完畢,可以參考A50指數和香港股市的走勢。
市場情緒在當下毫無疑問是謹慎甚至悲觀的,由此也出現了其他股票普跌但醫藥疫苗生物相關的股票大漲的分化結構(港股暴跌,中國醫療卻漲了40倍,可見市場情緒的巨大波動)。
說了這么多,也不用特別悲觀,就算被列為PHEIC,WHO給的建議也是有梯度性的,相信隨著控制我國對疫情控制力度的加大,舉國之力控制肺炎疫情,相信這次危機在三個月后也將解除。
我們對未來也要充滿信心,在2015-2016年,南美由于寨卡病毒也被列為PHEIC,巴西也包括在內。但是眾所周知,2016年巴西奧運會照樣成功的舉辦。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