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欲是什么意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故事)
自己所不愿意接受的,不要施加到別人身上。《論語顏淵》:“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欲:想要,希望。施:加。
這句著名的話語,作為人與人之間、國與國之間的相處之道,被鐫刻在聯合國總部大院內。
西安東西南北都有關隘,故有“關中”之謂。關中學問叫“關學”。明朝關學代表人物馮從吾先生把古往今來之大學問概括為一百零八個字,這一百零八個字主要就講了三句話:第一句話,做個好人;第二句話,存點好心;第三句話,行些好事。做個好人,心正、身安、魂夢穩;行些好事,天知、地鑒、鬼神欽。
講兩個故事。
第一個故事。一位老爺爺家住農村,小孫子放在爺爺家里,父母在城里工作。過節了,爺爺很高興,給孫子買了雙小皮鞋,當時舍不得穿,說是等小孫子見到他爸爸媽媽時再穿。于是,他們坐著火車進城去了。火車的窗子打開了,一不小心,一只鞋子掉到窗外!大家正覺可惜之時,爺爺隨手將另外一只鞋子也扔了下去。大家甚覺奇怪,爺爺說:一只鞋子已經掉下去了,剩下的一只就沒有用了,我把它扔下去,若一個人剛剛撿到前面那只鞋子,他向前走又撿到后面這只鞋子,他就有用了。朋友們,在生活中能把一雙鞋兩只鞋子都撿到,概率也許不到百分之一,但這種為別人著想的善意卻百分之九十九的好!
第二個故事。前文化部部長王蒙,1958年,被打成右派,流放新疆伊犁。當地維吾爾族老鄉以為右派是壞人,就把他安置在一間窄小的房子里。冬去春來,第二年春天,老鄉發現燕子百思特網到王蒙的小屋子里做窩了。維吾爾族老鄉思忖:如果打燕子,燕子是不會百思特網在那里做窩的,一個能善待小生靈的人,其心地一定是善良的!于是維吾爾族老人不管別人怎么看待,硬是把王蒙請到上房來住。王蒙一輩子也忘不了,他回憶錄寫到這里的時候,淚流滿面……
北京大學季老(季羨林)說:什百思特網么是好人?胸襟開闊,想別人比想自己多點的人,就是好人。
積善之家必有余慶,積不善之家必有余殃。善不積不足以成名,惡不積不足以滅身。
做個好人,存點好心,行些好事。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