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首詩是寫獨自遠離家鄉的王維難免有點凄涼,每到重陽佳節就更加思念遠方的親人。遠遠想到兄弟們身佩茱萸登上高處,也會因為少我一人而生遺憾之情。
重陽節的六大習俗
一:賞菊
每逢重陽佳節,正是一年菊花盛開之時,也是賞菊最佳時期。菊花又被稱為“長壽之花”、“延壽客”。
二:登高
為什么古人要在九月九日這一天登高呢?據說重九是一“陽”登勤之日,地氣上升,天氣下降,古人為了避免接觸不正之氣,以登高來避邪氣。
三:配茱萸
人們認為農歷九月初九是兇日,會有多災多難。茱萸被人們稱為“辟邪”翁,有吉祥的寓意在里面,所以重陽節人們喜歡佩戴茱萸以辟邪求吉。
四:放紙鷂
放紙鷂是廣東惠州過重陽節的主要習俗。紙鷂就是現在的風箏,風箏是五代以后的稱謂,五代之前,北方習慣稱“紙鳶”,南方則多叫“鷂子”,惠州的“紙鶴”稱謂很明顯的是保留了五代以前的古老名稱,且有“南北混合”的味道。
五:吃重陽糕
吃重陽糕有兩種寓意。一是重陽節那天不能登高或不想登高的人,就在家中吃糕。登高的“高”與“糕”同音,象征“人往高處走”、步步高升、百事懼高的祝福之意。除此之外,也有說法說重陽糕還有驅邪避災。
六.飲菊酒
重陽節是農歷九月九日,九九與“久久”諧音,與“酒”同音,意為長長久久。“菊”稱為生命力的象征,古人把菊花釀制成酒,每到重陽節取出飲用,保健養身,也是驅災祈福的吉祥酒。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