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淮領秀、醉美滁州——#城市奇遇#發現#了不起的滁州#。第一篇【醉翁亭與歐陽修】“環滁皆山也。其西南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瑯琊也......”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北宋翰林學士歐陽修,在被貶安徽滁州瑯琊山時,作的千古名篇--《醉翁亭記》開篇;此文于21世紀初納入人教版教材,已成為億萬人中學必修內容之一。膾炙人口的電視劇《瑯琊榜》與命名歷史1800年的瑯琊山卻非同一個地方;時勢造英雄,因故來滁的歐陽修,造就了中國四大亭之首“醉翁亭”;也因盛名在外,吸引了當時一大批文人大家來此留跡。如今AAAA級的瑯琊山風景區,成為滁州市第一個國家級5A景區指日可待。
歐陽修紀念館·同樂堂
█ 瑯琊山、醉翁亭到底是什么關系?
瑯琊山因東晉元帝司馬睿王號封而得名,也傳說瑯邪王司馬伷曾率兵駐此;地處滁州市西南,山城相依,歷史人文資源豐富、山水景觀優美,是“天下第一亭”醉翁亭所在地;其余之三:北京的陶然亭,長沙的愛晚亭、杭州的湖心亭。歐陽修在《醉翁亭記》開篇第一句便是生動描繪了景區風光。
來滁州旅游,必須瑯琊山;瑯琊山之行,必到醉翁亭。醉翁亭于文史、名人、城市文化、旅游形象都是頗具代表性的。此外以太守歐陽修為典故的特色宴--太守宴、紀念館同樂堂等元素的旅游延伸產品也很多。21世紀初,《醉翁亭記》納入人教版教材后,潛移默化影響著我們一代代人。當時課堂里背誦、閱讀理解,頗為費神,但身臨其境時,一句句經典卻能思如泉涌,脫口而出。
醉翁亭位于瑯琊山半山腰的瑯琊古道旁,是上瑯琊寺的必經之地。據《瑯琊山志》記載,北宋慶歷六年(1046年),歐陽修被貶為滁州太守,感懷時世,寄情山水。山中僧人智仙為他建亭飲酒賦詩,歐陽修自號“醉翁”,并以此名亭,寫下傳世之作《醉翁亭記》。
歐陽修不僅在此飲酒,也常在此辦公。一句“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間也”,把歐陽修寄情山水,安民樂豐的內心世界揮發得淋漓盡致。醉翁亭初建時只有一座亭子,直到光緒七年(公元1881年),全椒觀察使薛時雨主持重修,才使醉翁亭恢復了原樣。醉翁亭因歐陽修及其《醉翁亭記》而聞名遐邇,數百年來雖然歷遭變劫,但終不為人所忘,正如醉翁亭中一副對聯所言:“翁去八百載,醉鄉猶在;山行六七里,亭影不孤。”
醉翁亭一帶的建筑,布局緊湊別致,亭臺小巧獨特,具有江南園林特色。醉翁亭,已不再是一座孤單的涼亭。總面積雖不到1000平方米,四面環山的亭園卻內有九院七亭:醉翁亭、寶宋齋、馮公祠、古梅亭、影香亭、意在亭、怡亭、覽余臺,風格各異,互不雷同,人稱“醉翁九景”。醉翁亭依山傍水,幽雅而寧靜。這里古樹婆娑,亭臺錯落,青山如畫,碧水潺流,環境十分優美。整個布局嚴謹小巧,曲折幽深,富有詩情畫意。亭中新塑的歐陽修立像,神態安詳。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