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取名字都很耿直,發源于青海,流經川、藏、滇的金沙江,江如其名,里面是真有金沙,不但有,而且多,按照馬可波羅這位見過世面的冒險家的說法:河中有金沙,甚饒。
金沙江在四川境內的流域產金不多,多的地方在云南。較早的文獻如《后漢書·西南夷傳》記載:“滇有金銀畜產之富。”
據《元史·本紀》記載:云南省參政怯剌言:建都地多產金,可置冶,令旁近民煉之以輸官。尤其是曲靖,江及附近山中,金很易采。
金沙江流域的金礦,西北由西康境內起,南經中甸、麗江、永勝、鶴慶,東至大姚、巧家,東北至永善、江甸等處,其中中甸一帶有金石英脈系存在,金砂含量豐富。
沿金沙江至永勝沿江一帶的主流及各支流,含金之第四紀梯級礫石層,相當發育。由永勝至巧家一帶,這種礫石層雖亦存在,但不甚發育,金粒細小而量微。由巧家至永善綏江境內,兩岸含金石英脈又漸發育,砂金采淘者又較多。
而且不止金沙江,瀾滄江、怒江、紅河這四大流域皆是重要的產金帶,而且礦藏資源豐富。
作為原產地,這里的金價甚是喜人。當時云南的黃金交易所就在保山的南邊,每周開市三次,每精金一兩,易純銀五兩。
各地商人知道后,都帶著白銀跑來換購,借此謀取暴利。
這一來二去,就在云南的保山形成了一個大集市,不僅換黃金,還交易絲綢、茶葉、珊瑚、鹽、香料、珠寶、馬匹和仆人這些奢侈品(當年的確算奢侈品)。
那時候還不流行菲傭,交易的都是緬甸仆人、奴隸。印度商人不但將緬甸奴隸賣到了我國,還有中東和歐洲等國家,搞得緬甸到現在都還存在人口販運的問題。
而且印度的珊瑚,在咱們這邊的山里邊,也是可以賣出天價的。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