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所周知,稀土是指釔和鈧再加上15個鑭系元素的17種金屬元素的總稱。
稀土是一種不可再生的稀缺性戰略資源,素有素有“工業味精”、“新材料之母”等美譽。在很多高科技產業上,都是“萬金油”般的存的,可以用于電子信息、石油化工、冶金、機械、能源等。
而中國是稀土儲備大國,更是稀土出口大國,最高峰的時候,中國稀土的儲備量占全球總量的80%以上。
于是中國大量開采稀土,且大量出口稀土,目前中國的稀土儲備量已經從原來的80%降到30%左右了,可見中國開采了多少稀土,又出口了多少稀土。
但在這大量開采稀土、出口稀土的背后,中國稀土卻一點都不“稀少”,完全沒有賣出“稀”的價格,反而賣的是“土”的價格。
據媒體報道稱,過去的許多年,我國出口稀土的價格特別便宜,并且很多是直接出口低價格的“原土”,然后又高價進口加工過的“稀土”。
而由于中國稀土出口量大,所以很多國家競相壓價,使得中國稀土這種寶貴的資源浪費掉了,很便宜就賣掉了。
不過,好消息是《稀土管理條例(征求意見稿)》已經起草了,正在向社會征求意見。
這個管理條例,對稀土開采、冶煉分離等生產經營秩序進行了規定,能夠更好的開發利用稀土資源,推動稀土行業高質量發展,讓稀土變得真正“稀”起來,而不是當“土”一樣賣掉。
對此,不知道大家怎么看?我覺得稀土就真的賣出“稀”的價格,而不應該當土賣,據說日本已經囤積了上百年的稀土使用量,美國基本自己不開采,大量從中國進口,就是因為中國賣得便宜,這太不合理了。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