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山東棒子啥意思(山東人闖關東——憶山東情懷)

                    更換封面

                    03:10 視頻尚未發布,暫時無法播放

                    “關東”,是指吉林、遼寧、黑龍江三省。因東三省位于山海關以東,故稱。清王朝以東北為“龍興之地”,屢頒嚴令禁漢人出關,但屢禁不止,流民“擔擔提籃,或東出榆關(即山海關),或北渡渤海”,不顧身家性命,多方冒險“闖關”。“闖關東”即由此而來。1860年(咸豐十年),關閉的山海關大門始向流民敞開。

                    “闖關東”是指從清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至民國三十八年(公元1949年)這個歷史時期內,從山東、河北、山西、河南等地的百姓赴關東謀生的歷史,共299年。

                    民國十八年(公元1929年)的一份統計資料顯示,“闖關東”的人員中山東省達七十四萬二千人; 其次是河北省,共一萬七千六百人; 河南省一萬一千六百人; 其他地區一萬人。 山東省占百分之七十一。 時任長春總商會會長董立廣先生估計,一九二七年到一九二九年經過長春的難民,山東人占百分之九十五 強 。 據《清代和民國山東移民東北史略》一書統計,從清到民國,“闖關東”的山東人達2500萬人。 有資料表明,解放前東北的三千五百萬人口中,山東人就占了兩千萬。 東北土著稱山東移民為“山東棒子”,意為粗野、傻笨,但從未有“河北棒子”、“河南棒子”、“山西棒子”的稱謂。 山東移民在東北覆蓋面之廣、影響之大由此可見一斑。

                    “闖”字有猛沖的意思,到關東謀生要沖破一切阻力,勇往直前,猶如上戰場一般,何其艱難!然而,這是出于生存的需要,再難再險也要全力以赴。

                    “從龍入關”的人并非都出于自愿,不少人懷念故土。清廷政權穩固后,于順治八年(公元1651年)下令:“令民愿出關墾地者,山海道造冊報部,分地居住。”這無疑給封禁撕開了一個口子,也成為“闖關東”的肇始時間。東北土地肥沃,吸引了大批貧苦百姓移民。清廷的移民政策時松時緊,但總體上是逐漸放寬。至道光五年,清廷在柳條邊以北地區對民人封禁體制走向瓦解。至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235年的封禁完全結束。“闖關東”不再受政策局限,其大潮亦拉開帷幕。有清一代,山東人“闖關東”達700—800萬人,而掀起高潮則是在中華民國期間。當時軍閥混戰,土匪橫行,官府盤剝,天災肆虐,山東人不堪其苦,涌向關東。他們歷盡千辛萬苦到達東北后,既無資助,又無保護,全靠一雙手,闖出一片屬于自己的天地。他們頑強地保持著自己的生活習俗,成為今天東北漢族人的主要來源,并為開發東北做出了自己的貢獻。

                    本文地址:

                  (4)
                  上一篇 2021年3月20日 15:52
                  下一篇 2021年3月21日 00:00

                  相關推薦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