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陰市,隸屬于陜西省渭南市,因境內的西岳華山而聞名,位于關中平原東部,秦晉豫三省結合地帶,東起潼關,西鄰華州區,南依秦嶺,北臨渭水,介于北緯34°19′22″—34°40′00″,東經109°54′00″—110°12′13″之間,總面積817平方千米。華陰春秋設邑,戰國置縣,至今已有2300多年歷史,自古有“三秦要道、八省通衢”之稱,是中原通往西北的必經之地。1990年12月經國務院批準撤縣設市,是陜西四個縣級市之一,1993年被陜西省政府命名為歷史文化名城。
截至2016年,華陰市下轄3街道、4鎮,常住總人口26.28萬人。實現地方生產總值70.02億元,其中,第一產業實現增加值6.048億元,第二產業實現增加值22.368億元,第三產業實現增加值41.606億元。三次產業結構比為8.6:32:59.4。按平均常住人口計算,人均生產總值為26655元。全市城鎮化率為55.4%。
華陰市是天下楊氏的發源地,有“天下楊氏出華陰,華陰楊氏歸東宮”之說,隋朝開國皇帝隋文帝楊堅即為華陰人。戰國時大縱橫家公孫衍,東漢兩袖清風的名臣楊震也誕生于此。
風景旅游:
玉泉院
玉泉院
玉泉院位于陜西華陰市玉泉路最南端,是華山道教活動的主要場所,玉泉院為登臨華山的門戶。相傳金仙公主在鎮岳宮玉井中汲水洗頭,不慎將玉簪掉入水中,卻在返回玉泉院后,用泉水洗手時無意中找到了玉簪,方知此泉與玉井相同,于是賜名此泉為玉泉。玉泉院因此得名。玉泉院為園林建筑,它充分利用了優美的自然環境,精心設計,巧妙構造,使山上山下的景色融為一體,整個布局十分嚴整。由于清康熙四十二年山洪暴發,河水改道而廢。現玉泉院之水是改引峪中河水曲流人內的。玉泉院內巨石盤陀,流水瀠回,老樹虬蟠,綠蔭蔽日;更有長廓回區,碑石題記,雕梁畫棟,亭榭相望。康有為曾寫詩贊美道:“谷口清泉引曲流,長廊回醫樹無憂。泉水岳色可忘出,讓與希夷睡萬秋。
西岳廟
西岳廟
中國西岳華山神廟建筑亦稱“西岳廟”,是歷代中國歷代封建王朝祭祀華山神的專用場所,同時又是皇帝的行宮,占地186畝。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南距華山5千米。始建于西漢,發之于唐宋,盛之于明清,歷代均有修葺和擴建,現存建筑多屬明清遺構。形制、布局和氣勢酷似北京故宮,有“陜西故宮”之美譽。又因其在五個岳廟中建廟時間最早、占地面積最大,因此還被稱為“五岳第一廟”。1988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西岳廟是華山風景名勝區的重要組成部分。“天威咫尺”石牌樓明代萬歷年(1573~1620)所建。結構為四柱三開間五樓式。其建筑獨具匠心,雕刻手法精湛,采用了圓雕、浮雕、線雕、透雕等各種技法;建筑構圖以中國古代象征吉祥如意的禽獸花草為主,是廟內保存最完整,等級最高的一座石碑樓。石碑文化西岳廟又有“小碑林”之稱。
華山風景區
華山風景區
華山,古稱“西岳”,是中國著名的五岳之一,位于陜西省華陰市境內,距西安120千米,秦、晉、豫黃河金三角交匯處,南接秦嶺,北瞰黃渭,扼大西北進出中原之門戶,素有“奇險天下第一山”之稱。華山系一塊完整碩大的花崗巖體構成,其歷史衍化可追溯至27億年:《山海經》載:“太華之山,削成而四方,其高五千仞,其廣十里。”華山之險居五岳之首,有“華山自古一條路”的說法。華山有東、西、南、北、中五峰,主峰有三:南峰“落雁”,為太華極頂,海拔2160.5米;又有東峰“朝陽”,西峰“蓮花”,三峰鼎峙,“勢飛白云外影倒黃河里”,人稱“天外三峰”。云臺、玉女二峰相輔于側,36小峰羅列于前,虎踞龍盤,氣象森森,文人謂之西京王氣之所系。山上奇峰、怪石、云海、鳴泉、飛瀑、古跡遍布,著名景點多達210余處有凌空架設的長空棧道,三面臨空的鷂子翻身,以及在峭壁絕崖上鑿出的千尺幢、百尺峽、老君犁溝、上天梯、蒼龍嶺等。華岳仙掌被列為關中八景之首。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