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貫徹“精準扶貧精準脫貧”工作要求,持續落實發展教育脫貧一批的幫扶舉措,通過資助學生完成學業提高自我發展能力,阻斷貧困代際傳遞,鞏固拓展脫貧成果。2020年我縣將繼續開展“雨露計劃”資助工作。現將有關工作通知如下:
一、資助對象及標準
對全縣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初中、高中畢業后接受中、高等職業教育(含普通中專、職業高中、技工學校、普通大專、高職院校、技師學院等)的在校學生(包含在校期間頂崗實習),每生每年給予3000元的補助。
二、工作任務
國務院扶貧辦將“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建檔立卡貧困家庭子女信息與教育部中、高等職業院校學籍管理系統、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技工院校學籍管理系統進行了信息比對,將結果已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進行了標注。要求各地以標注的學籍信息作為依據,嚴格把關確定補助對象,真正做到應補盡補全覆蓋。
通過“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導出學籍比對后標注的學生信息,經篩選、審核、公示公告程序后發放補助資金。
三、工作步驟
(一)導出名單。登錄“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點擊左側“查詢”中的“貧困學生查詢”菜單,可以查詢到國務院扶貧辦比對學籍后標注的本地接受職業教育的貧困學生,點選“2019年度秋季學生”,并通過“服務器端導出”功能批量導出本地相關學生信息。
(二)逐人審核。將“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導出的學生信息逐人審核,篩選不符合條件學生(已畢業、休學、開除、退學、放棄入學資格、保留學籍、重復入學、成人短期培訓等)并在名單中剔除,此項工作要在2020年3月底前完成。
(三)申報程序。將篩選后產生的擬補助學生名單分解至相關鄉(鎮),由鄉鎮負責通知村進行組織申報、資格審核、公示公告工作。
學生需提交申請材料包括:
1、2019-2020學年雨露計劃資助申請表(附件1);申請表上村委審核欄由村委支書或村委主任簽字或蓋章,鄉鎮一欄審核人由分管扶貧的副鄉長簽字或蓋章,縣扶貧辦一欄由專職人員簽字或蓋章;
2、中職學生學籍證明以山西省雨露計劃職業教育補助申請學籍證明為準;(學籍信息需填寫完整);
3、高職學生在中國高等教育學生信息網(學信網)下載打印學籍在線驗證報告(如網站信息不全,可由學生所在學校開具);
4、建檔立卡貧困戶證明(鄉鎮扶貧站提供);
5、學生本人臨縣信用聯社銀行卡和身份證復印件(復印到一張紙上);
6、學生和戶主戶口本頁復印件(復印到一張紙上);
所有資料一式兩份,鄉鎮審核后報縣扶貧辦復核。
(四)資金撥付。
縣扶貧部門審核完畢后,將學生擬資助名單在全縣范圍內進行公示,公示時間要不少于10個工作日。公示無異議后確定學生資助名單。縣扶貧部門按照確定的學生資助名單在2020年6月30日前將補助資金直撥到戶。(見附件2流程示意圖)
四、資料報備
各鄉鎮要做好雨露計劃過程管理工作,學生建檔立卡在檔證明、學籍證明、補報學生相關資料等,整理歸檔備查,并將資助情況以正式文件報縣扶貧辦。
五、工作要求
(一)高度重視。
要高度重視雨露計劃資助全覆蓋工作,抽調專人負責“應補盡補”工作,查找工作不足,創新工作方法,切實做到雨露計劃資助全覆蓋。
省辦將不定期對各地雨露計劃補助工作情況進行督查、抽查,對工作落實好的給予通報表揚,對工作推進不力的給予通報評。
(二)信息關聯。
扶貧辦統一在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中建庫立項,由鄉鎮分管人員將建檔立卡貧困學生受資助信息錄入全國扶貧開發信息系統業務管理子系統的扶貧項目管理模塊雨露計劃類型中。部分貧困學生學籍信息標注不準確的,由扶貧辦進行人工校正。
(三)加強管理監督。
要加強雨露計劃教育扶貧工作的管理,充分發揮項目資金使用效益。要進一步完善工作機制,規范審批程序,實行陽光操作,及時將補助金發放到貧困家庭。要設置監督平臺和舉報電話,積極接受社會各界對認定工作的監督。
縣扶貧辦監督電話:0358-4422233
(四)加強宣傳發動。
通過網絡、微信朋友圈、廣播、發放張貼宣傳告示等多種形式,向社會宣傳公告雨露計劃教育扶貧扶持政策,使這項惠民政策家喻戶曉、深入人心,為做好工作創造良好條件。
(五)擴大社會效應。
要注重樹立、收集受資助學生成材典型,通過多種宣傳形式,激發貧困群眾擺脫貧困的內生動力,達到教育扶貧政策精準幫扶的良好社會效應。
附件:1.2019-2020學年雨露計劃資助申請表
2.2019-2020學年“雨露計劃”審核及資助金撥付流程示意圖
臨縣脫貧攻堅領導組辦公室
2020年3月5日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