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什么是暴發戶(貴族和暴發戶的區別是什么?)

                    富貴的人如果樂于學禮守禮,就能夠做到不傲慢、不放縱;貧賤的人如果樂于學禮守禮,就能夠做到在任何場合都心志不惑,不迷惑、不怯懦畏懼。

                    富貴的人,富就是有財富,貴就是有地位,就容易傲慢,還容易放縱、驕奢淫逸,所以古人特別制定了這些禮來給這些富貴人來遵守。譬如說在禮上有一條規定叫“入國不馳”,現在富貴人都是開著寶馬、奔馳,古代沒有寶馬、奔馳,富貴的人都是坐著馬車,高頭大馬拉的馬車。這個禮就規定,你坐著高頭大馬拉的馬車進入一個城市的時候、國家的時候,這個國家人口比較密集,所以你要把你的車速放緩,還要顧及到過往的行人。甚至怎么樣?甚至你還要給那些擔著擔子的人、步行的人讓路。你把這個動作一做出來,人家說你這個人有禮,是一個貴族。

                    所以貴族和暴發戶的區別是什么?貴族就是又有錢、又有地位、又懂禮的人,而暴發戶他是有錢、有地位、但是不懂禮的人。我們看,誰喜歡有錢有勢被人稱為暴發戶?你不喜歡被別人稱為暴發戶,你就要懂禮。所以有錢、有地位的人也喜歡來學禮,接受禮的這種引導。

                    而且一個有錢有勢的人接受了禮的教導,就可以避免富不過三代的悲劇。在《孔子家語》上記載,魯哀公有一次來問孔子說:“我聽說有一個人特別地健忘,他健忘到什么程度?搬家的時候居然把自己的妻子給忘了,真是太健忘了。”孔老夫子一聽,就說:“這還不算最健忘的,最健忘的人,就是把自己都忘記的人。”魯哀公一聽很好奇:“真的嗎?還有把自己給忘的人,講來給我聽一聽。”孔老夫子就說:“你看夏桀王就是這樣的人。夏桀王貴為天子,富有四海,但是他不懂禮,不行仁政,最后荒淫無度、胡作非為,結果怎么樣?被商湯給流放了。”所以你看一個人有地位、有財富,但是不遵守禮儀的教化,不守禮,最后怎么樣?導致自身的敗亡。所以我們現在社會出現了很多富二代、官二代的問題,這些問題都是因為沒有教育所導致的。如果這些孩子從小能夠學習《弟子規》,懂一懂這些倫理道德的教育,那就不會出現這些問題了。

                    在《貞觀政要·論禮樂》上記載這樣一個故事,禮部尚書王珪,你看他做禮部尚書,他就掌管禮的教化。他有一個兒子叫王敬直,娶了唐太宗的女兒南平公主。王珪就說:“在禮上有規定,兒媳要拜見公公、婆婆。但是在近世以來,這種風氣逐漸改變了,公主下嫁,這些禮節都被廢棄了。陛下圣明,處處都遵循法令規范。我接受公主的拜見之禮,哪里只是為了自己的榮耀,其實是為了國家的美名,希望這個禮義道德的教化在全國都能夠普遍地推行。”于是王珪和妻子就在公婆的座位上就坐,讓公主親自拿著帕子,然后行侍奉父母的洗手進食之禮,禮畢,公主自行退下。唐太宗聽了這件事,他是怎么反應的?唐太宗是一代明君,他聽了之后非常地贊成,而且規定,從此以后,凡是公主下嫁,都要遵照這一條禮儀。也就是說即使你是公主,下嫁到臣子之家,妳也要行給公婆這種洗手進食之禮,就是拜舅姑之禮。所以,古人說“上好禮,則民莫敢不敬”,在上位的人都能夠按照禮儀的規定來做,人民也沒有人敢違背禮,也都能培養起恭敬之心。

                    所以,『富貴而知好禮,則不驕不淫』。

                    『貧賤而知好禮,則志不懾』。貧賤的人學了禮,他知道如何進退,在什么場合應該做什么事,他就不會有迷惑,也不會感到怯懦畏懼。

                    我們看《論語》上記載,孔老夫子的弟子子路,孔子稱贊他說:“衣敝緼袍,與衣狐貉者立,而不恥者,其由也與!”說穿著破絲棉做的袍子,和穿著那些狐皮大衣、貂皮大衣等等皮袍這樣的人站在一起,而沒有感覺到什么不好意思的,只有子路能做到這一點,子路這一點做得很好。那為什么他能做到這一點?就是因為他懂禮,而且他有一種內在的修養,他不是靠這些外在的衣飾來提高自己的自信。他這種自信心從哪里來的?是發自內心,他有道德、有學問、懂禮義,所以才能做到“則志不懾”。

                    本文地址:

                  (0)
                  上一篇 2021年3月19日 10:59
                  下一篇 2021年3月19日 11:00

                  相關推薦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