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俗的來說,就是世界上80%的最重要的資源是由20%的人創造的,而剩下的20%的最重要資源是由80%的人創造的。
20世紀初,意大利統計學家、經濟學家維爾弗雷多·帕累托提出80/20法則,他說:
在任何特定群體中,重要的因子通常只占少數,而不重要的因子則占多數,因此只要能控制具有重要性的少數因子即能控制全局。
這個原理經過多年的不斷證明演化,成了當今管理學界所熟知的二八法則——即80%的公司利潤來自20%的重要客戶,其余20%的利潤則來自80%的普通客戶。
我們聽過很多次的一個說法——美國人的金錢裝在猶太人的口袋里。
猶太人認為,世界上有一個78:22的宇宙法則,許多事物是按78:22存在的。
空氣是由78%的氮氣和22%的氧氣組成的,人體是由78%的水分和22%的其他成分構成的。
猶太人把這個法則用在生存和發展上,始終堅持二八原則,把精力用在最有成效的事物上。
比如一位企業家發現,他一開始的產品利潤很低,是因為他以前對所有客戶花了同樣的時間,可是產品利潤的80%是由20%的客戶創造的,這就是他失敗的原因。
后來,他把主要精力放在最有希望的客戶身上,把不太活躍的客戶交給銷售人員去做。不久,他的企業就扭虧為盈。
不僅猶太人這樣去做,世界許多大公司也研究和沿用二八原則。
比如美國的通用電氣公司,只獎勵那些完成了高難度工作指標的員工,提高這些員工的工作積極性,讓他們帶動其他員工的工作熱情。
這種二八原則,不僅在經濟學、管理學領域廣泛應用,它其實適應于任何領域。
它對于我們自身發展也有重要啟示,讓我們學會把時間和精力花在重要的事情上,而不是消耗在瑣碎的事情上。
人的時間和精力有限,面面俱到不如重點突破。
把80%的資源花在能出關鍵效益的20%的方面,這20%又能帶動80%的效益。
在工作中,要善于抓主要矛盾,善于從紛繁復雜的工作中理出頭緒,把資源用在最重要、最緊迫的事情上。
二八原則還可以有很多深入的運用,比如——
重點培養獎勵優秀員工(20%),以優秀員工帶動普通員工(80%),這樣可以大大提高企業效率。也就是“模范帶頭作用”。
抓住最需要解決的問題,最關鍵性的問題,根據這個問題進行企業的決策,重要問題解決了其他問題也會迎刃爾而解。
把有限的資金投入到最有前景的項目上,不斷優化資金投向,讓資金利益最大化,好鋼用在刀刃上。
商家要利用20%的重點商品與重點客戶,從這個上面滲透推銷80%的其他商品。
比如超市里的促銷商品,先把顧客引進來,進來了自然會順帶購買其他商品。
商家或者企業要經常分析為公司帶來80%利潤的20%的VIP客戶,為他們提供更好的服務,讓這些VIP滿意了自然會給公司帶來更多效益。
做好做強企業的第一品牌(20%),它會占有80%的市場份額,這樣其他品牌的銷售也能搭順風車。
二八原則,其實就是告訴我們要有“有所為,有所不為”的原則.
這個原則可以延伸到各個領域,它能讓我們更快地找到行之有效的解決問題的方法,幫我們心無旁騖地走向成功。
其實,我們常常說起的“成功的路上不擁擠,因為不是每個人都可以走到最后。”這句話也是遵循的二八原則。
世上所有的成功都不會來的太容易,這也是二八原則的最好體現。
你能忍受大多數人不能忍受的波折,你能有大多數人做不到的自律,你就有機會得到大多數人得不到的資源以及成功。
人生看似漫長,其實它很短暫,讓我們善用“二八原則”,把精力和智慧用在有意義的事物上。
在你想要懶惰放棄的時刻,記得在心里好好問問自己:“你是愿意做優秀的20%的成功者,還是愿意去做平庸的80%的大多數?”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