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有句諺語,大家可以說是耳熟能詳:“磨刀不誤砍柴工”,意思是在砍柴前磨一下砍柴刀,雖然是占用了一點砍柴的時間,但其結果還是會幫助你在同等時間內砍到更多的柴。
雖然大家都懂這個道理,但是在當前的教育中,卻是很少有人明白這個道理,具體表現為:不管孩子的智力水平如何,我們只要孩子提早學習、多花時間學習、往難處學習,就認為孩子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就可以拿到更多的分數。
“理想很豐滿,但現實很骨感”,事實上,我們卻發現,雖然我們讓孩子參加了無數的補習、占用了無數的時間、請了無數的補習老師,孩子的學習成績并沒有如同我們希望的那么得到很大的提升。問題在哪里呢?筆者認為問題就在于孩子的智力水平制約了他們的學習效益,這就好比砍柴刀的鋒利程度制約了砍柴的效益一樣。
既然砍柴刀可以通過磨礪變得更加鋒利,那么孩子們的智力如何得到提升呢?筆者認為讓孩子參與各種各樣激發其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活動是孩子智力提升的最佳途徑。很明顯,學校的課堂教學是途徑之一,但孩子必須要碰到一些好老師,或者說碰到一些聰明老師,他們懂得如何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而非簡單通過強制手段逼迫孩子學習。而另外一個途徑就是課外,讓孩子參與各種各樣他們感興趣的活動,可以讓孩子的智力水平獲得快速的提升,從而反過來提升課堂的學習效益。
在筆者看來,多給孩子玩的機會,讓孩子變著法的玩,讓孩子參與更多的高級玩,才會更快的提升孩子的智力水平,也就是俗話所說的讓孩子變得更加聰明,才能提升學習效率,才能提高學習成績。
筆者始終認為:好孩子是賞出來的,聰明娃是玩出來的!
“磨刀不誤砍柴工”,從根本上是在告誡人們:只有遵循規律,才能事半功倍。“玩”是最好的磨刀過程,家長們,你們懂了嗎?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