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代學校干部培養的主要方式可以歸納為三種。
這是我國學校干部培訓的主要體系,黨校由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三大系統構成,這三大系統主要在于加強學校干部的黨性教育、增強執政意識。培訓學校則主要以高校為主體,一般由專門研究學校管理的教授專家進行授課,對不同層面、不同階段的學校領導干部進行培訓,往往結合典型案例、課題開展進行培訓,致力于加強學校領導干部們的專業素養、提高管理水平、開闊眼界和增強管理本領。這類培訓需要一段比較集中的時間進行,長的可達數月之久,短期的也要三五天,也有分成多段不同時期進行的,因此此類培訓的時間成本與金錢成本都相對比較高,學校一般要通過選拔,讓具有較大潛力的教師或學校干部接受此類培訓。
掛職鍛煉是指機關部門或學校根據培養鍛煉干部的需要,有計劃地選派干部在一定時間內到上級、下級或其他地區擔任一定職務,經受鍛煉,豐富經驗,增長才干。掛職鍛煉的時間一般是一至兩年。干部掛職豐富了干部人事制度,體現了干部任用的多元化,是對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個突破。輪崗交流是指干部職工在一定政策規定范圍內,分期分批地離開原來的工作崗位,到新的工作崗位去,是實施以人為本的發展戰略所采取的一項舉措。開展輪崗制度,是從關心愛護和培養鍛煉干部的目的出發,讓更多的干部在改革大潮中,經風雨、見世面、長才干,將來擔起歷史重任。這種培養模式主要是針對基層和中層干部,需要干部們結合自身的管理經驗,“在培養中使用,在使用中培養”。此類培養方式可以讓干部們在不同的實際崗位上積累大量的管理經驗,并通過實踐收集管理中值得思考的問題,從而獲得管理能力的提升。
這是最常用也是受眾最廣的培養模式,主要是學校通過邀請專家、學者、校內外校級干部和資深中層管理者開設專題管理講座,舉辦中層干部案例剖析實務培訓等,對學校有潛力的教師和中層干部進行培訓。此類培訓模式簡單、靈活且成本低,是學校干部培養的主要方式;但同時也具有局限性,比如培訓的內容與質量得不到保證,培訓往往具有隨機性,沒有完善的系統性和科學的規劃。鑒于這些缺點,參與培訓的教師與學校干部也往往提不起興趣,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培訓中,效果也自然不夠好。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