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常把不生孩子的家庭稱為丁克家庭,把丁克主義者稱為丁克族,因為對于丁克的定義有爭論。
所以今天主要討論,具備條件,能生孩子,因奉行丁克主義,主觀上規避,主動選擇不生孩子的人!
那么,這種不生孩子有錯嗎?
我的觀點是:有錯!
理由如下:
不生孩子有錯嗎?
一、從孩子的角度來看
根據調查,丁克的原因有很多,比如為了實現自我,更自由等,但其中有相當大的一部分是不喜歡孩子。
那么,對于這群人,我想討論的角度是:不生孩子的原因是不喜歡孩子,還是并非不喜歡但不生?
1、如果不生孩子是因為不喜歡孩子!
大家都知道,世界上有各種膚色的人,如果你不喜歡那種膚色的,由于雖然膚色不同,但都是人類的一種,所以如果有明確且有行動的不喜歡,就會被認為是種族歧視!
種族歧視已經明確定義為錯誤行為!
孩子也是人類的一種,不喜歡孩子,甚至達到不喜歡自己的孩子了,是不是可以認為是歧視孩子?這就是錯誤行為!
2、不喜歡孩子,老了怎么辦?
很多丁克者都聲稱,自己會準備好自己養老保險和費用!
但請你明白,你老了后,負責照顧你的人,正是現在的孩子。
你不能一面歧視孩子,另一方面等自己有需要了,才想起他們!
別說會付費,沒有人歡迎這種人,尤其是這種人并沒有為他的歧視多付代價!
別說老了,你會喜歡孩子,那是因為你知道錯了,才變的!
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不生孩子是錯誤的!
3、并非不喜歡孩子,就是不想生
并非不喜歡孩子,雖然表面上避免了上兩個問題。
但條件具備,能生不生,這種情況,
古語解釋為:“匹夫無過,懷璧有罪!”
現代一點的詞匯是:“暴殄天物,浪費可恥!”
所以,從這角度看,依然有過錯!
從孩子角度看
二、從配偶角度來看
對方偏向生,另一方不生,這明顯就是沒有顧忌對方感受;
對方無所謂,另一方不生,最終不生孩子是帶節奏,誘導性的結果;
對方不想生,另一方也不想生,似乎達到了平衡。
但人一輩子不同時期,想法都不同!
現在不少丁克族,等到女性失去生育能力后,男性反悔想生了,于是留下女丁克在風中凌亂。
丁克一族,不可避免地會有一人先走,因為無子女,余下另一人獨守寂寞。
所以,從配偶角度看,雖然沒有從孩子角度那么絕對,但更多的依然是錯誤!
從配偶角度看
三、從父母角度里看
因為有父母,所以父母肯定沒有丁克!
不是丁克的父母,支持丁克的可能性本來就不大!
很多人以為說服了父母,希望父母能尊重自己的想法,但站在父母的角度,必定是無奈的選擇。
無奈的選擇,這本來只是對錯誤的一種包容,不能否定不生孩子錯誤的事實!
自己的父母尚且如此,那配偶的父母,同樣如此。
所以,從不是丁克的父母角度來看,不生孩子是毋庸置疑的錯誤,只是被迫無奈地接受!
從父母角度看
四、從社會角度來看
太平洋都是一滴滴水組成的,這個社會也是由一個個人組成的。
社會需要新舊更替,具備條件生孩子卻不生孩子,這是對社會需要的蔑視!
因為今天討論的這種丁克者,不僅沒脫離社會,甚至沒脫離世俗。
所以在世俗中,卻不遵守世俗規則,這也是一種錯誤!
只因為這種錯誤,沒有成規模,所以對社會危害沒有到一定程度,但不能否定其危害性。
所以,從社會角度看,這種不生孩子也是錯誤的!
從社會角度看
五、從個人角度來看
生物的本能是繁衍進化,丁克者也毫不例外!
基因因為繁衍進化需要,所以才分泌大量有益于繁衍進化的激素,讓人長高,讓人健康,讓人有性行為,但丁克族主觀地一面享用帶目的性的基因贈與,另一面卻忽視其目的性,這在本質上,就是一種錯誤的,惡意的欺騙行為。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