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咱們是做企業服務、提供企業相關知識的,三句話離不開這倆詞也是“劇情需要”,哈哈。
可你有沒有想過,到底什么情況下該說“企業”、又什么情況該提“公司”,它倆是等同的概念,還是有所區別的?
這個問題直接回答就是,咱們在口語中或其他文章中提到“企業”和“公司”,它倆幾乎就是同義詞,要么泛指所有用人單位、要么特指某一用人單位。但若真要發揮“死磕到底”的精神,從法律和知識層面講這倆詞的區別還是大大滴。
要較這個真兒,咱們先簡單理清一下這3個概念。
1、法人
法人是與自然人對應的一個概念。
自然人是大自然中的人、即人類(不知道尼安德特人算不算)、是具體的、有自主意識的。
而法人是法律上的人、是組織或機構、是抽象和虛擬的、無自主意識。
自然人受限于民法和刑法,而法人只受限于民法、不適用刑法。
這也很好理解,你想,要是一家公司老板派出去一個殺手殺人越貨,法院判這家公司負責不是白搭嗎,人家是虛擬的,只能判這個老板有罪。
法人是人類對一個想象的共同體的擬人化,正如《人類簡史》所說,人類是善于并樂于創造虛擬共同體的、并依靠這些想象的共同體賴以生存。
2、法定代表人
既然法人沒有自主意識,卻又需要在社會和市場中正常行事,那就需要一個有自主意識的“東西”來“代表”它發聲,就像三體人在未到達地球之前,先派智子代表他們來與人類溝通一樣。
可現階段法人還沒有屬于自己的“智子”,只能讓“自然人”來當這個代表(或許今后會讓人工智能來當這個代表),這個代表法人的自然人就叫法定代表人,其與法人是一一對應的,一家公司有且只有一個法定代表人,常由大股東、董事長、執行董事或CEO擔任。
小快小貼士:
需要說明的是,或許是中文更喜歡玩簡稱的緣故,“法定代表人”這個詞里天然就有“法”和“人”,于是人們也將其簡稱為“法人”特別是在口語中,幾乎提到法人就是指法定代表人,這一現象已然“積重難返”,就連工商局的辦事員都會這么問你。
但話又說回來,“約定俗成”本來就是形成規則的方式之一,只要不會造成大的混淆和后果,倒沒必要太糾結于這個問題。
3、法人代表
法規規定了一個法人有且只能有一位法定代表人,可咱人類的精力是有限的,當這個法人的“事務”越來越多之后,一個法定代表人難免分身乏術,但現階段又不能允許能有多個法定代表人(這不是逼著他們干架嗎),于是人們想到一個方法——臨時授權。
就像悟空打群妖時,臨時扯一撮猴毛變成一堆“悟空”、完事又收回來一樣,法定代表人忙不過來時也會臨時授權一個或多個人“有邊界”的去處理一些問題,這一個或多個“臨危受命”的人就叫法人代表,他們能在一段時間內、在一定的授權職責范圍內代表法人參加活動、訴訟等。
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區別?企業法人=法人企業=公司?
為了更形象的理解,咱將三者結合起來打個比方:
我們都知道CPU的運行狀態要依靠顯示器才能為外界所知,而有時為了適應場景——例如開會、演講時,顯示器太小,需要用投影儀臨時的連接CPU來顯示,法人就像是CPU,法定代表人是顯示器,而法人代表就是投影儀。
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區別?企業法人=法人企業=公司?
完全搞清法人這個概念后,咱們就可以區分企業和公司了。
首先,法人可二分為“企業”法人和“非企業”法人,例如公司和子公司先是法人,還是企業類型的法人;而像社團、事業單位等機構也是法人,但卻是非企業類型的法人。
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區別?企業法人=法人企業=公司?
其次、企業也可二分為“法人”企業和“非法人”企業,例如公司和分公司先是企業,還是法人類型的企業;而像合伙企業、一人獨資企業等機構也是企業,但卻是非法人類型的企業。
最后,多說無益,直接給你上下面這一張圖:
法人、法定代表人、法人代表區別?企業法人=法人企業=公司?
從上面咱對“法人”和“企業”這兩個概念的細分咱可以粗糲的得出這個結論:
企業法人=法人企業=公司(由于國企改革,實際中還存在一些特殊公司)。
綜上,公司是企業的一種,是企業的子集,也是目前市場上最主要的組織形式,而由于合伙企業和獨資企業等非公司制企業還是有一些小優勢,因此還在市場中保留。他們共同組成了一個概念——企業。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