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洞是一些古樹由于蟲蛀或者機械損傷等原因,成年累月逐漸形成空洞,樹洞主要發生在大枝分杈處、干基和根部。
【1】樹洞的形成:
樹體遭受機械損傷和某些自然因素的危害,如病蟲危害、動植物傷害、雷擊、冰凍、雪壓、日灼、風折等,造成皮傷或孔隙以后,鄰近的邊材在短期內就會干掉。在樹體遭受不合理修剪留下的枝樁以及風折等情況下,傷口愈合過程慢,甚至完全不能愈合,這樣,木腐菌和蛀干害蟲有充足時間侵入皮下組織造成腐朽。這些有機體的活動,反過來又會妨礙新的愈合組織形成,最終導致樹洞形成。
【2】樹洞形成的原因:
1、樹干基部空洞是由于機械損傷、動物啃食和根頸病害引起的;
2、干部空洞一般起源于機械損傷、斷裂、不合理地截除大枝以及凍裂或日灼等;
3、枝條空洞源于主枝劈裂、病枝或枝條間的摩擦;
4、分杈處的空洞多源于劈裂和回縮修剪;根部空洞源于機械損傷,以及動物、真菌和昆蟲侵襲。
【3】樹洞的修復措施:
1、先清除樹木腐朽樹洞內的朽木和異物,用殺菌劑(如淇林淇護)對樹洞進行消毒,將洞口邊緣皮部劃傷,在傷口和樹洞中噴生根劑(如淇林歲源)。
2、用重量比15-20∶100-120的珍珠巖和水泥及適量的水攪拌制成填充料,
3、將上述填充料填滿樹洞,用塑料膜將樹洞內的填充料捆扎好,并在塑料膜上扎留有出氣孔,待填充料干燥固化后,解除塑料膜和捆扎材料。
4、對樹洞洞口和樹干進行整理,用刀將填充料表面削成樹干形狀,用水泥和墨汁或綠色顏料攪拌制成的漿料,抹在填充料表面上使其形成仿真樹皮并固定在填充料表面上。
5、再在仿真樹皮表面上用鐵釘間隔扎出小孔,所述小孔穿過填充料至樹干部,以利樹體透氣和樹洞內水份蒸發。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