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向增發
是定向增發是增發的一種。向有限數目的資深機構(或個人)投資者發行債券或股票等投資產品。有時也稱“定向募集”或“私募”。發行價格由參與增發的投資者競價決定。發行程序與公開增發相比較為靈活。
在以前大家都覺得一個企業做到ipo就是圓滿了,但是定向增發打破了人們對ipo的傳統看法,ipo只是一個起點。
看到這里想必大家不太清楚,那我們先來講一個小故事:
比如頓頓去菜場批發白菜拿來賣,由于頓頓批發量大,老板最終同意以8塊錢一斤成交。頓頓最終以10塊每斤的價格賣出,如果偶遇天氣變冷,市價漲到12塊,那么頓頓就盈利4元((12-8)/8),收益率50%;但如果市價跌至9塊,那么頓頓則只盈利12.5%。
這就是定增的運作方式。定向增發,放開了來說,就是上市公司向那些有錢人悄悄地發行股票,實際上就是將股票打折賣給金主爸爸。想要得到定增打折股也沒有那么容易,還有幾條規定:
1、發行對象,也就是最終參與定增人數不得超過10人;
2、發行價不得低于定價基準日前20個交易日公司股票均價的90%,也就是說,你打折不能打得太厲害,差不多就行了。
3、發行股份12個月內(認購后變成控股股東或擁有實際控制權的36個月內)不得轉讓。
另外,定增的發行方式分為兩種:競價發行和鎖價發行。
競價發行就類似于拍賣,誰出價高就賣給誰。比如某a上市公司要定增1億股,便開始“招標”,你8塊1,我就8塊2,價高者得。一般來說,價格在發行日公開,定增后1年內不能賣出。
鎖價發行,就是以事先確定好的價格賣給參與定增的投資者。這個價格是由上市公司或定增企業的董事會確定好價格,提前“鎖”定,然后發行。采用這種發行方式的定增,定增后3年內不得賣出。
定增市場基本上是機構市場,即使有個人投資者也是非富即貴。像這樣“批發式”買股票,再加上數額巨大,定增市場也被業內稱為一級半市場,既能像一級市場那樣買打折股,又能在二級市場上變現,平均收益遠超大盤指數。
當然,高收益同時也有一定的風險,定增的風險主要有這么幾個:
1、破發和定增失敗風險。就是上市公司本身或其選擇的項目不被看好,發行后就跌破了發行價,即打折價;更慘的有在發行期間,就根本沒人買,人數達不到10人,最終導致定增失敗。
2、流動性風險。前面比較順利,打折股賣出去了,但解禁期到了后,想賣賣不出去,變現不了。說實話,這依然是上市公司本身不被看好的原因。
3、市場風險。以上兩種風險還是可控的,前者可以重新選擇或評估項目,后者可以等待時機變現。但是遇到市場風險基本上就無能為力了,熊市時,市場中根本就沒什么錢,進去的人想出來,沒進去的正在持幣觀望。人家套現還來不及呢,哪里會買你的股票。
總之,定增作為一種融資手段,要辯證的去看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