銀杏樹的果實俗稱白果,因此銀杏又名白果樹,白果供食用(多食易中毒)及藥用,銀杏葉中的黃酮甙與黃酮醇都是自由基的清道夫,能保護真皮層細胞,改善血液循環,防止細胞被氧化產生皺紋,銀杏樹干通直,木材是制樂器,家具的高級材料。
中國有五處“銀杏之鄉”最具盛名,它們分別是:江蘇省泰興市、江蘇省邳州市、山東省郯城縣、
廣東省南雄市、浙江省長興縣。
90年代,94、95年白果一斤大概28元,那時候掛果的銀杏樹是好多人家一個很重要的經濟來源,而如今去皮洗干凈了才幾毛一斤,好多人家都不愿意打白果了,還不夠人工費呢,有些人家直接把樹賤賣了。
江蘇泰興
泰興,是名聞遐邇的“銀杏之鄉”,古銀杏、銀杏定植數、銀杏產量、銀杏品質均居全國之冠,享有華夏“銀杏第一市”美譽。 目前泰興銀杏產量約占全國三分之一。1995年6月,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田紀云,欣然為泰興市題詞“銀杏第一市”;1996年春,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市場經濟研究所在全國“中華之最”評選中,授予泰興“中國銀杏之鄉”稱號。
相關神話人物:銀杏仙子
相關傳說:銀杏仙子驅除瘟疫、銀杏仙子智斗財主
特色節日:中國(泰興)銀杏節
特色產品:泰興“大佛指”銀杏、銀杏精、銀杏酒
相關景點:江蘇古銀杏群落風景區(宣堡古銀杏森林公園)
現如今泰興已經很久不拿銀杏做文章了,好些人家直接把樹賣了,曾經引以為豪的銀杏在當地沒落了。
江蘇邳州
邳州是全國五大銀杏基地之一。現有銀杏成片園21萬畝,銀杏果年產量900噸,占全國的十分之一;銀杏士青葉產量1.2萬噸,約占全國部產量的60%。銀杏酮生產能力250噸,占全國總量的80%。
四戶鎮白馬寺古銀杏為北魏正光年間所植,樹齡已有1500余年。
10萬畝連片銀杏園被評為“國家級生態示范園”,銀杏葉生產基地在全國率先通過國家GAP認證。邳州境內銀杏種植主要分布鐵富、港上兩鎮,兩鎮栽種面積為20萬畝,這也幫助邳州成為全國栽種銀杏面積最大的縣。
2010年12月,經國家質檢總局審核,決定對“邳州銀杏”實施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
2017年11月10日,2017首屆國際銀杏峰會在江蘇邳州開幕,來自國內多所科研機構和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銀杏研究專家、學者350余人參會。本次會議確定邳州為國際銀杏峰會永久舉辦地。
邳州市委書記陳靜在峰會開幕式上發表致辭時表示,邳州舉辦國際銀杏峰會足見當地對銀杏產業的重視程度,是邳州立足生態資源稟賦,擺脫傳統路徑依賴,聚力產業創新、聚焦生態富民,走對走好新興產業爆發式增長、實現綠色產業持續升級發展路徑的具體體現,“目的是交流銀杏發展,共建銀杏合作項目,共享銀杏研究成果,為國內外銀杏產業發展出謀劃策,同時也為邳州銀杏產業的發展尋找方向和合作機會。”
開幕式上還舉行了江蘇省銀杏院士工作站、江蘇省銀杏產業技術創新戰略聯盟的揭牌儀式,中國工程院院士、南京林業大學原校長曹福亮被聘請為邳州銀杏小鎮名譽鎮長。
邳州作為中國五大銀杏產區之一,現有銀杏種植面積50萬畝、成片林面積30萬畝,境內有千年古銀杏樹12棵,百年以上的銀杏大樹近5000棵,擁有銀杏種植資源總量、優良品種培育量、標準化栽培、苗木交易量、綜合加工產量等五個“世界第一”。2016年邳州銀杏產業綜合收入達60億元,直接為農民實現收入近15億元。
山東郯城
山東省郯城縣有“天下銀杏第一縣”之稱。銀杏古梅園是全省首家農民公園,坐落在新村鄉,西臨沂河,東望馬陵山,背靠紅石崖。園內景觀眾多,有老神樹銀杏王。樹高47米,胸徑2.3米,胸圍7.1米。樹蔭占地面積約0.85畝,在春季開花時可為周圍幾十公里范圍內的雌樹授粉。銀杏樹的表層根系大部分露出土層,但比其他銀杏樹發芽早、落葉遲,生長旺盛,當地群眾稱之為“老神樹”。
據史料記載,該樹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老神樹”至今枝葉茂盛,聳天矗立,巨影婆娑,系全國銀杏雄樹之冠。該樹于1979年被列為縣級重點保護文物。
老萬畝銀杏園位于銀杏古梅園西側的沂河岸邊,該銀杏古林中現有百年以上銀杏樹5000余棵,50年以上的1.8萬余棵,且連片成林,國內獨有。
原全國人大常委會副委員長王光英題詞“天下銀杏第一縣
浙江長興
浙江湖州長興宋店銀杏基地為全國五大銀杏基地之一。曾被林業部、國家科委譽以“銀杏第一園”,“優質高產銀杏示范基地”、“國家科技開發中心銀杏試驗基地”等各種稱號。
廣東南雄
廣東韶關南雄市南雄地處廣東省東北部,素有“銀杏之鄉”之美譽。南雄有銀杏林10萬多畝,主要分布在坪田、油山、帽子峰、主田等多個鎮。坪田、油山的銀杏多為老樹,以叢生古銀杏群聞名,上百年樹齡的有1000多株。[10]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