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跟別人交流股票時,通常會講到估值,涉及估值的判斷,使用市盈率這個指標比較多。市盈率是相對估值,計算公式是股價/每股收益,反映的是投資者給予企業價值增長的情況。
市盈率適用于弱周期行業,比如食品飲料、醫療、釀酒、公共服務等行業,不管經濟處于怎樣的周期,我們都要用到醬油、都要去看病、都要用電,也會喝牛奶、喝茅臺,這種必須消費品,受經濟影響比較小,業績與盈利比較穩定,產品價格波動不會很大,需求一直會存在,用pe來進行估值是比較合適的。
白酒的合理pe在10到30左右,因為對于白酒行業,業績增速要維持在30%以上,是比較難的。因此,對弱周期的行業進行估值,一般是用市盈率,計算公式的分母是每股收益,代表的是企業的盈利情況,估值時要對企業的未來盈利進行判斷。以貴州茅臺為例,如果我們判斷未來需求維持現有水平,價格上漲空間不大,盈利增速不高,那么,現有的pe如果過于樂觀的話,股價就會有調整的需求。
相對估值指標中,除了市盈率之外,常用的還有市凈率。對于強周期行業,市盈率不太適合,以煤炭行業為例,經濟下行時,煤炭企業需求不振,壓縮產能,同時成本較高,就會出現虧損的情況,盈利為負,得出來的市盈率也為負,這就沒辦法來衡量估值高低了。
所以,這時候就要用到市凈率,其計算公式是股價/每股凈資產,擁有大量固定資產并且賬面價值較為穩定的行業,比如銀行、保險、房地產等重資產行業,那么,怎么用市凈率看估值高低呢?以銀行為例,當股價低于每股凈資產時,被稱為破凈,市凈率小于1,說明資產被低估了,后市就會有回歸價值的股價增長空間。市凈率不適合輕資產的行業,比如軟件、傳媒娛樂等,這類企業就要看成長性了,用peg會更合適。
市盈率和市凈率都可以用以體現公司價值的高低,只是適用的行業不一樣,要根據行業的屬性,來選擇合適的估值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