獲悉,此次全國范圍內的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工作,其主要目的在于加強會計人員信息管理,強化會計人員誠信建設,有序建立會計人員誠信檔案。
未來可期的是,會計人員的管理和服務工作,將有堅實的數據基礎。
信息采集對象具體包括:一是具有會計專業技術(含初級、中級、高級、正高級)資格的人員;二是不具有會計專業技術資格但從事會計工作的人員。
具體包括:
1)出納;
2)稽核;
3)資產、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凈資產)的核算;
4)收入、費用(支出)的核算;
5)財務成果(政府預算執行結果)的核算;
6)財務會計報告(決算報告)編制;
7)會計監督;
8)會計機構內會計檔案管理;
9)其他會計工作。
擔任單位會計機構負責人(會計主管人員)、總會計師的人員,屬于會計人員。
采集內容
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的內容包括:個人基本信息、本人電子照片、學歷學位、會計從業信息、專業技術資格等。
1.個人基本信息包括會計人員姓名、證件類型、證件號碼、出生日期、性別、國家(地區)、民族、政治面貌(其中部分信息由江蘇省政務服務網統一認證)。
2.學歷學位包括會計人員的全日制和非全日制信息,含:最高學歷、最高學歷證書號、最高學位、最高學位證書號、畢業院校、畢業時間、所學專業。
3.會計從業信息包括,開始從事會計工作時間、從事會計工作年限、會計專業技術職務、會計專業技術職務聘任時間、珠算等級、是否注冊會計師、是否稅務師、是否資產評估師;在校生填寫學校所在地;會計在崗人員填寫工作單位全稱、工作單位社會信用代碼、工作單位經濟類型、現從事會計工作崗位、會計行政職務、工作單位電話、工作單位地址。
4.專業技術資格包括專業技術資格級別、專業技術資格類型、專業技術資格取得方式、專業技術資格取得時間、專業技術資格證書號或批文號(根據自身實際情況可填寫多條信息)。
5.材料上傳,根據填寫的信息系統自動判斷需上傳的附件。
6.申報辦理,填報人員確認信息無誤后確認提交,由財政會計管理部門審核。
各地信息采集時間匯總
以上會計人員信息采集時間為集中采集時間階段,集中采集階段結束后,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納入日常會計管理工作。會計人員個人信息如發生變化,應及時登錄系統個人信息進行更新,新增會計人員應登錄系統注冊填報個人信息。
各地開始行動起來
據各地財政部公開資料顯示,全國大約有20多個省級會計管理機構印發了有關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的通知或公告。
從這些通知和公告的內容來看,此次信息采集的會計人員范圍,與財政部此前印發的《會計人員管理辦法》中規定的會計人員的范圍保持了一致。各地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的內容相差不多,總體包括個人基本信息、學歷學位、會計從業信息、專業技術資格等。
從采集方式上來看,大部分省級會計管理機構為會計人員提供了便民服務,不要求會計人員到現場辦理。安徽省財政廳在其印發的公告中就明確表示,“如非必要,無需前往財政部門現場辦理。”
此外,為了讓會計人員信息采集系統上線后平穩有序運行,各地財政廳進一步改進完善采集系統,為順利開展此項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據介紹,為了讓會計人員盡快熟悉相關操作流程,各地財政廳除了在采集公告中對操作流程作了簡要說明外,還在系統的采集須知中提供了詳細的《操作說明》。
通過上述舉措,對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工作起到了良好的引導作用,有力地幫助了會計人員大幅減少信息采集的時間,得到了會計人員的認可。
能夠做到“不見面”辦理的基礎,則是各地在開始這項工作之前,紛紛升級了原有的會計人員管理信息系統。
大數據基礎作用意義重大
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工作,對整個行業的誠信體系建設具有重要意義。
此前,財政部、發展改革委等22部門聯合印發了《關于對會計領域違法失信相關責任主體實施聯合懲戒的合作備忘錄》;財政部印發了《關于加強會計人員誠信建設的指導意見》,其中一項非常重要的工作,就是加強會計人員誠信檔案建設。毫無疑問,會計人員的信息采集,對于該項工作而言,將是非常重要的基礎性工作之一。
除此之外,就目前各地的執行情況來看,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工作還有可能產生其他重要的影響。
據了解,隨著信息采集工作的推進,有的地方準備將會計人員繼續教育、高級會計師評審等信息系統與之相結合,讓各系統之間形成有機的整體。
而且,大數據本身也會為各地會計管理工作決策提供重要的依據和支撐。在會計人員信息采集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果后,可以對這一數據加以詳細分析,為以后會計人才的培養方向、方式等決策提供非常重要的參考信息。
“甚至,從理論上說,這些信息對有些工作還具有很強的預測作用。比如根據具有初級會計資格證的人員大數據分析,預測中級會計資格考試的人數,從而為相關考試安排考點考場等工作提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