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短線,有 3 種模式:低吸,追漲,打板。股價在下殺的過程中買入,叫低吸;股價經過一段上漲,追進去,叫追漲;股價漲停,或者即將漲停,買在漲停板上,叫打板。
這3種風格沒有優劣之分,我見過太多低吸的人,嘲笑追漲或打板虧錢的人。這種嘲笑,相當于用 KDJ 指標的人嘲笑用均線炒股的人,也相當于用木鏟炒菜的人嘲笑用鐵鏟炒菜的人。
任何一種風格都有傳奇的創造者,趙老哥打板,佛山打板,歡樂海岸打板,金田路也打板,但是喬幫主做低吸,他們都能大成。
相對而言,游資大鱷以打板為主,因為受制于市場流動性,只有打板才能快速拿到足夠的籌碼,同時發揮大資金的優勢,吸引人氣。一只股票漲停,同時聯排萬手大單堵死漲停板,能堅定持籌者的信心,也能刺激場外資金的跟風助攻的欲望。
游資打板,只是手法,手法是表象和皮毛,談不上秘密。
前面說過,炒股要解決一個核心問題:在一個自由交易的市場,憑什么你低價買的東西,能夠高價快速賣給別人?
游資的核心秘密就是溢價。
什么是溢價?溢價是指所支付的實際金額超過證券或股票的名目價值或面值。簡單說,溢價就是別人愿意用更高的價格買入你手中的股票的現象。
舉個例子,一只股票,當前價格 10 塊錢,這時候你買入,第二天,有人愿意花 20 塊錢買你手中的股票,這就是溢價買入。
聽起來,溢價像是低買高賣,當然沒這么簡單,要享受高溢價,關鍵要掌控影響溢價的核心要素:大盤,板塊,人氣,消息。與之對應的,有四種溢價模式:
第一:大盤溢價。你的股票因為大盤大漲,市場環境變好,踏空的人隔日會來搶籌,他們付給你的溢價,叫大盤溢價。那些先于大盤啟動的股票,在大盤大漲以后,往往有補漲潛力。
第二:板塊溢價。你的股票,由于資金源源不斷的涌入相關板塊,那么你享受的就是板塊溢價。板塊溢價的邏輯在于,板塊內的個股是有限的,而不斷涌入的資金是相對無限的,供不應求造成價格被哄抬上漲。
相對于市場,熱點板塊是稀缺品,相對于熱點板塊,龍頭是稀缺品,所以龍頭的溢價往往最高。
第三:人氣溢價。你的股票因為曾經的賺錢記憶被激發出來,再次受到市場追捧,那么你享受的就是人氣溢價。
歷史不會重演,但總有相似性。就像 2016 年,說到妖股,大家都能想到四川雙馬,2017 年說到次新,都能想到中科信息,2018 年說到填權,總能想到超頻三。
當你打開人氣股的價格圖,曾經的連續漲停,就是對場外資金最大的視覺沖擊,有沖擊感就能講故事:曾經 8 連板,現在就可以期待超跌反彈 3 連板,或者人氣股反抽,或者龍頭首陰等等做短線,無論低吸,追漲還是打板,有一個核心原則:盡量做人氣股,可以是當前的人氣股,也可以是曾經的人氣股,無論哪一種,大概率會有高溢價。
在沉默中一飛沖天,永遠都是小概率事件;光芒萬丈之后,回光返照就是大概率事件。
第四種:消息溢價。你的股票因為利好消息的刺激,被后知后覺的人追捧,那么你享受的就是消息溢價。
市場上每天的消息非常多,有突出利好消息的股票,出來的第一時間都會有人搶,有些人手速比別人快,有些人通道比別人流暢,他們吃溢價;還有些潛在的利好,市場感知能力敏銳,經驗比別人豐富的人搶先一步,這種溢價,比的是思維能力。
消息溢價,先手吃肉,后手買單,但是手快不一定能占據先手。
溢價有四種模式,但是不要將它們割裂開來,一只股票的大漲,往往是多重溢價相互疊加。
牛市中,只要一種溢價非常突出,就會獲得市場買單;但是在熊市,一只股票往往需要多重溢價疊加,才能得到獲得市場認可,找到足夠的買單者。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