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故事出處
若敕政責躬,杜漸防萌,則兇妖消滅,害除福湊矣。 《后漢書·桓榮丁鴻列傳》
2、故事內容
東漢漢和帝即位時,因年紀尚小,政權由竇太后獨攬。她讓哥哥竇憲當大將軍,并重用竇家兄弟,掌握著國家的軍政大權。許多大臣都為這一現象著急,就怕大漢江山落入竇家手中。
大臣丁鴻十分反對竇太后專政,決心為國家除掉這一禍根。幾年后,天上發生日食,對經書極有研究的丁鴻認為這是不祥的預兆,于是就上書皇帝,奏折中懇請皇帝親手整頓政治,應在事故開始萌芽時就注意防范,制止它發展,這樣就可以消除隱患,使國家長治久安。他還指出竇家對國家政權的危害,建議迅速改變這種現狀。
漢和帝對此早有察覺,他暗中與臣子們商議對策,撤了竇憲的官職,將他發配到邊陲去鎮守,竇憲和他的幾個兄弟為此自殺。
3、故事含義
“防微杜漸”,比喻在壞事或壞思想開始萌芽時就加以制止,不讓它發展成禍害。漢和帝的大臣們防微杜漸,使漢和帝保住了大漢江山,啟示我們發現隱患要及時清除,以免釀生更大禍端,比如有了小的疾病應及早治療,以免給身體帶來更大的危害。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