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購買內存條注意事項(業內人總結的內存條終極選購指南—廠商篇)

                    最近由于工作需要,做了一個內存條的行業研究報告,研究了下內存條的前世今生,挑了些關于廠商的內容來跟大家分享。如果想知道購買結論,可直接拉到最后。

                    我把內存條廠商分為三類,第一類為DRAM內存顆粒原廠,第二類為消費類品牌,也就是模組廠,第三類為行業品牌,關注于行業特定領域。

                    先放一張給大家看看,2019年的DRAM顆粒出貨量。

                    第一位幾乎占了半壁江山市場份額的是三星,第二位是海力士,第三位是鎂光,第四是臺商南亞,第五是華邦,第六是力晶。

                    我們可以看到,前三的廠商基本上蠶食了90%的DRAM市場,剩下的臺資廠在茍延殘喘。

                    我找到一張最新的市場份額數據,得益于存儲顆粒價格上漲帶來的大幅上漲的盈利能力,三星市場份額不斷上升,海力士跟鎂光市場份額被不斷擠壓,其實這跟各家專注的市場領域也有關系。

                    三星的發展史基本上就是韓國半導體的濃縮的發家史了。

                    90年代,韓國看到日本在存儲行業里的發展,發現只有政府加入,才能讓韓國在行業內有一席之地。1975年韓國公布了扶持半導體產業的六年計劃,這也是奠定韓國半導體產業發展的基礎。1986年10月,韓國政府聯合三星,LG,現代三大集團以及六所大學,聯合攻關DRAM的核心技術,總計投資1.1億美元,政府承擔57%,也就是6000多萬美元。很快,在鎂光跟CITRIX的技術引進下,三星完成了64K DRAM的研發,雖然依然落后美國10年,但是在1988年,在三星完成4M DRAM的研發之后,韓國的半導體技術僅比日本晚了幾個月而已。1992年,三星完成全球第一個64M DRAM的研發,一舉超越日本NEC,成為世界第一大DRAM內存制造商,至此,韓國企業在半導體行業一直處于世界領先地位,蟬聯27年世界第一。

                    在DRAM市場里,三星主要服務的是OEM領域,也就是將DRAM供給行業客戶,這里面就有我們熟知的聯想,戴爾,惠普等PC電腦,也有一些服務器品牌。我們在上面的圖表可以發現2019年的Q2三星的市場份額提高至45.7%,這也是去年全世界服務器需求提高的緣故。

                    一般品牌,如聯想在測試三星內存條的時候,都是一次直通率,也就是一次都要測試成功,如果不成功就廢棄。那么這些廢棄的內存條都去哪兒了呢?基本上都流在我們可見的市面上。

                    我看很多帖子大家都在說去某寶買三星的內存條,據我所知,某寶的三星內存條基本上是沒有通過品牌測試,或者是拆機商拆出來單賣的,如果大家想要購入三星內存條,千萬要小心小心再小心。

                    也有一些內存條消費級品牌會使用三星的顆粒,對超頻有想法的朋友可以關注下所購內存條是不是B-DIE,普遍做到xmp4000。不過一般普條都是C-DIE。

                    在上面,我們寫到三星在1992年成為世界第一,同樣是韓國企業的海力士就沒有這么幸運了。1999年韓國現代半導體跟LG半導體合并,并從現代集團完成拆分,將公司名稱改為海力士(Hynix Semiconductor Inc)。但在金融危機來臨之時,海力士陷入破產邊緣,好在有韓國財團和中國無錫的支持,加上SK的金援,終于活了下來。2012年,海力士正式更名為SK海力士。

                    直到現在,在半導體的行業里,韓國始終保持著半導體第一大國的地位,前三排名中,韓國獨占兩席。

                    海力士目前的自有品牌主要是SSD產品,在內存條行業里,還是采用供顆粒給品牌機和內存條消費級品牌為主,如金士頓,威剛,海盜船等等。

                    其實現在大家討論最多的海力士顆粒就是cjr顆粒,cjr顆粒的來源是由于型號“H5AN8G8NCJR”后綴為CJR,所以被大家俗稱為CJR顆粒。金士頓的駭客神條DDR4-2400使用了這一款顆粒,可以超頻至3200Mbps以上,對AMD的主板也比較友好,被稱為“AMD之友”。

                    美國早在1969年就正式推出了商業化的1K DRAM,次年,英特爾推出可量產的芯片,從此開啟了DRAM時代,1974年,英特爾在DRAM行業的市場份額達到了82.9%。

                    1971年,德州儀器(TI)推出了2K DRAM產品,1973年推出4K DRAM產品,成為英特爾的強勁對手。從德州儀器離職的工程師創辦的莫斯泰克在1976年推出16K DRAM后,一舉擊敗英特爾,占領全球75%的市場份額,1970年后期,莫斯泰克市場份額甚至高達85%。1978年,莫斯泰克離職員工創立了鎂光,開始投產64K DRAM。1985年英特爾宣布推出DRAM市場;德州儀器也在1998年將存儲業務甩給鎂光后離開;1999年IBM將工廠賣給東芝后也推出了DRAM。

                    所以,只有鎂光堅持到了現在,成為全球第三的半導體企業。

                    在存儲行業,雷克沙曾為鎂光的消費類自有品牌,后被鎂光賣給了中國企業江波龍,如今,鎂光又有了一個面向行業市場的品牌,Crucial(英睿達)。鎂光目前在做自己的品牌同時,還是會將顆粒賣給消費級品牌,如金士頓。不得不說,在DDR3時代,鎂光的顆粒還是很強的,但是進入DDR4時代之后,鎂光的顆粒在內存條里能做到xmp3000,超頻性能比較弱。

                    很多朋友會因為鎂光顆粒而直接選擇Crucial產品,但我個人還是不太建議。原因有三:

                    第一假貨問題,由于Crucial產品在中國區售賣是采取代理商形式,并無直接品牌入駐,所以很多運營上的問題,鎂光方面也沒有注意到,導致市面上Crucial普條假貨大面積出現。

                    第二,依然是品牌沒有進入中國區的問題,導致售后得不到保障,產品壞了,代理商的店倒了,真的不知道找誰去了。

                    第三,貨源不正,由于Crucial代理商品質參差不齊,估計進貨也是裸條,全靠代理商包裝,因此包裝標簽各式各樣,你也不知道什么是正品,什么是假貨。

                    本文地址:

                  (0)
                  上一篇 2021年3月5日 19:41
                  下一篇 2021年3月5日 19:41

                  相關推薦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