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其實他的意思是,很多書津津樂道于殺戮或人間一些淪喪道德奇人奇事記載,毫無天理,極容易引起讀者對暴力和人欲的聯想。
人知道太多惡事,就會激發他內心的惡。所以你看,在《尚書》中,即使是堯、舜、禹年間的歷史,不過只有數篇。除此之外,難道再沒有值得稱道的事嗎?當然有,可大概和天理不符,就都被孔子刪掉。由此可知圣人的意圖,是剔除繁文,后儒則要狗尾續貂。
所以秦始皇燒書在這種意義上有其合理性,因為戰國末期的書太多了,內容駁雜不堪,說什么的都有,看多了這種書,只能增長過多的人欲,減少了心中已有的天理。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