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幽王被殺后,一時間天下無主,申后的兒子宜臼(后來的周平王),由于他的太子位早已被廢,并且其交通敵國犬戎、弒父殺弟、滅亡了西周王朝,在一些諸侯眼中已成歷史的罪人,喪失了繼承王位資格。
因此,虢公姬翰等大小十幾家諸侯共同擁立周宣王次子、周幽王之弟姬望為新的周王,史稱周攜王。周攜王以鄚陽為都,下轄莫、易等地,設立百官,建造宮殿,修筑城墻,發行莫字空首布貨幣,同時發布文書,詔告天下。與此同時,宜臼史稱周平王遷都洛陽。從此周平王和周攜王二王并立20多年。
周平王繼位的時也就七、八歲,易于控制。而周攜王繼位時已二十多歲。虢石父(虢姬翰之父),原是周幽王的重臣,鼓動周幽王廢除申后和太子宜臼,很可能就是褒姒系的權臣。那么,幽王死,褒姒除,虢公只好重新站隊了,擁立周攜王。
可惜好景不長,亂世已開,各個諸侯國都在不斷壯大勢力。秦、晉、鄭、齊、楚等都開始攻城掠地。諸侯都愿意執政的是易于控制的周平王。于是,晉文侯趁周攜王巡視虢地時,以姬望無權繼承周王大統之名殺之,終結了二王并立局面。
攜王歿后,其治下的領地被分解為多個小國。周平王也抹殺掉所有周攜王的相關史料。因此,正史中再沒有對周攜王的記載了。東周各國對莫國周攜王之事避諱而不談,因而才有了“諱莫如深”的說法。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