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孕母豬正常體溫是多少(母豬的正常體溫你知道嗎?)近期有養殖戶反應母豬的問題比較多,主要表現為:采食量低、糞便干結、不吃食等,按照慣例一般都要給母豬打消炎、退燒針,一針下去,母豬就能正常吃料,但是現在打過一針后,很多母豬還是不吃,一量體溫不到37度,明顯是體溫低了,也有不少母豬打針后死亡。
通過體溫看母豬健康
以前母豬有病時候,一般都是發燒,發燒引起豬的精神不好,采食量下降,很多獸藥廠發現這個規律后,在消炎中加退燒藥,或者消炎藥中的主要成分是退燒藥,只要退燒,體溫下降就開始吃料。現在很多豬不吃料,原因可能是體溫低了,體溫低,再打退燒針,會雪上加霜,造成低溫死亡。
通過體溫看母豬健康
母豬的正常體溫應該是38-38.5度,越接近38.5度越正常,個別母豬38.6-38.7度,只要吃料正常,也是正常體溫;母豬產后,體溫會升高,39-39.5度,這也是正常體溫。
母豬體溫超過39度,一般算高燒,不吃料,多數是病毒感染引起,主要是流感、豬瘟、五號病等病毒性疾病,需要提升免疫功能,或打疫苗治療。
母豬體溫在38.5-39度,屬于低燒。吃料減少,有的豬不吃,低燒比較常見,主要是細菌感染,附紅細胞體、弓形體、霉菌毒素前期中毒,產前一個月的內毒素中毒,造成糞便干結。
母豬在正常體溫(38-38.5度)內也有不吃料的,多數還是在產前一個月內,毒素中毒,內熱過大,糞便干結所引起。
母豬體溫在37.5-38度,體溫偏低,這種現象最常見,也是最容易忽視的問題,體溫偏低的原因,和飼料營養不良、懷孕期飼喂量不足、霉菌毒素中毒、附紅細胞體、弓形體感染、藥物毒素中毒、肝功能受損、免疫功能低、免疫抑制、豬群亞健康等有關。
母豬低于37度,基本沒有治療價值,建議淘汰。
通過體溫看母豬健康
1、母豬發現問題時候,先量體溫,根據體溫高低用藥。
2、選擇合格的退燒藥,掌握劑量,不要超量。
3、母豬發燒不建議一次退燒,打一針,體溫下降后,可以再打一針。
4、不要選擇安乃近等退燒速度快的藥物。
5、體溫不超過39度,盡量不用退燒藥。
6、定期保健,解除附紅細胞體、弓形體等感染。
7、定期使用黃連解毒散、銀翹散等清熱藥物,解除糞便干結,清除內熱,預防發燒。
8、選擇合格的飼料,營養充足減少疾病發生。
9、長期使用合格脫霉劑,減少霉菌毒素中毒,降低肝腎損傷,提高機體免疫力。
10、不建議飼料中長期添加加卡巴匹林鈣等退燒藥物,會對豬造成一定的副作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本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