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到一年中秋節
中秋節的習俗之一 就是吃月餅
但是 你知道月餅的起源么
傳說……
很久很久以前 有個人 叫后羿
沒錯 就是那個射掉了9個太陽的后羿
后羿和嫦娥本來是一對情侶
他們養了一條狗叫做黑耳
后羿射掉了9個太陽后
王母終于覺得不辣么熱了
于是王母很高興
找到后羿說 你射得漂亮
你帶給了本宮涼快 本宮助你成仙
王母給了后羿兩顆升仙藥丸 吃了就能成仙
后羿很高興 回家就急著給嫦娥說
快把這兩顆藥丸煮了
我們一人一顆 就可以成仙了
嫦娥便開始煮藥丸
后羿就去給父老鄉親們道別
鄉親們 大哥我要成仙了
大哥以后會在天上罩著你們這群辣雞的
誰知 嫦娥還沒等后羿回來 就吃了藥丸
吃第一顆覺得欲仙欲死
然后 貪圖快感的嫦娥 吃下了第二顆
于是嫦娥飛向了月亮(這就是嫦娥奔月)
這一幕被后羿的獵狗黑耳看到了
黑耳恨不得馬上就把嫦娥咬死
可是嫦娥已經飛走了
黑耳靈機一動 喝了兩口嫦娥煮藥丸的湯
化身天狗向月亮飛去
黑耳找不到嫦娥 便開始獸!性!大!發!
一口一口地開始吃月亮(這就是天狗食月)
鄉親們給了后羿很多財物
賄賂這個即將成仙的人
后羿回家后就懵逼了
藥丸沒了 老婆和愛寵也沒了
他很憂傷 拿起一個鄉親給的餅
看著月亮發呆 一口一口地吃著餅
于是 后羿與黑耳
你一口 我一口 你一口 我一口
后羿吃完了餅 黑耳吃完了月亮
后來 鄉親們為了紀念后羿這憂傷的故事
把后羿吃的餅叫做月餅
一代又一代地傳承了下來
然而 這些只是神話傳說
都是騙人的!!!
月餅真正的來源其實是這樣的:
據史料記載,早在殷、周時期,江、浙一帶就有一種紀念太師聞仲的邊薄心厚的“太師餅”,此乃我國月餅的“始祖”。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芝麻、胡桃,為月餅的制作增添了輔料,這時便出現了以胡桃仁為餡的圓形餅,名曰“胡餅”。
唐代,民間已有從事生產的餅師,京城長安也開始出現糕餅鋪。據說,有一年中秋之夜,唐玄宗和楊貴妃賞月吃胡餅時,唐玄宗嫌“胡餅”名字不好聽,楊貴妃仰望皎潔的明月,心潮澎湃,隨口而出“月餅”。
是的,就醬。大概意思是,月亮好圓,像塊餅?
貌似“月餅”這個詞,就橫空出了世。
當然,還有另外一個版本:
相傳,唐高祖年間,大將軍李靖在八月十五征討匈奴得勝,凱旋而歸。
當時有經商的吐魯番人向唐朝皇帝獻餅祝捷。高祖李淵接過華麗的餅盒,拿出圓餅,笑指空中明月:“應將胡餅邀蟾蜍”。說完把餅分給群臣一起吃。
自唐朝月餅在民間傳開,當時俗稱“小餅”和“月團”。后來演變成圓形,寓意團圓美好,反映了人們對家人團聚的美好愿望,也是對親朋好友深深的思念。
各位通心粉,你覺得為啥吃月餅?你們的中秋都是怎么過的呢?給我們留言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