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4日是傳說中的西方情人節。許多夫婦互贈鮮花和巧克力來表達他們的愛。過了這么多年的情人節,你知道這個節日的真正起源嗎?
在中國,2月14日被稱為“情人節”,但在西方國家,它被稱為“情人節”,而不是“情人節”,這在中國被翻譯成“情人節”。為什么叫這個?我們必須從他的起源故事開始。
根據傳說,在公元3世紀,羅馬帝國陷入了“第三世紀的危機”,這個國家內部非常混亂,有許多皇帝。與此同時,與外國的戰爭仍在繼續,這個國家陷入了嚴重的危機。為了讓更多的男人走上戰場,擺脫他們的煩惱,一位皇帝頒布了一項法令,廢除了所有的婚姻,這違反了人性,并使夫婦恐慌。
這時,主角就會出現。當時,宗教國家的婚禮在教堂舉行,這需要上帝的認可和祝福。當時,一位名叫瓦倫丁的牧師認為愛情是神圣的,不受法律約束,所以他繼續為情人舉行婚禮。
瓦倫丁神父公然違法,最終被群眾揭露。皇帝怒不可遏,把他囚禁起來,折磨他。然而,他不承認自己的錯誤,最終在270年2月14日被絞死。人們把這一天稱為“圣瓦倫丁節”,以紀念他。
除了這句話,還有另一個關于情人節的傳說。當然,這個傳說中的英雄也叫瓦倫丁,但他不是牧師,而是基督徒。早期基督教與羅馬帝國貴族的利益相沖突,因此基督徒多次受到羅馬帝國的迫害。這名名叫瓦倫丁的基督徒被逮捕并監禁,以保護他的同伴。在監獄里,他治好了典獄長女兒失去已久的眼睛,兩個人也在交往中相愛。
后來,隨著沖突的加深,貴族階層決定在2月14日處決被捕的基督徒。行刑前,瓦倫丁給典獄長的女兒寫了一封長長的告別情書,非常感人。后來,由于教會的努力,羅馬當局廢除了反宗教政策,將基督教視為國教。為了紀念這位獻身于教會和他的史詩般的愛情的基督徒,基督教將2月14日定為“圣瓦倫丁節”,希望人們能擁有這種愛,直到死亡將我們分開。
不管怎樣,這個節日絕對是為了紀念愛情。這個節日是什么時候傳入中國的?
最早進入中國應該是在19世紀末,那時西方經濟和技術開始起飛,越來越多的人去西方學習。隨著思想的西化,一些年輕人開始追隨“外國節日”的潮流,浪漫的節日圣瓦倫丁節自然成為他們最喜愛的節日。
情人節在20世紀末真正被大眾接受和普及。改革開放后,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高,精神追求也越來越多。隨著對西方文化理解的加深,這些西方節日再次成為年輕人的時尚選擇。
事實上,如果你仔細想想,你會發現許多西方節日的受歡迎程度是與商家背后的促銷活動分不開的。為了迎合年輕人慶祝外國節日的需要,他們努力展示這些西方節日,并創造消費熱點。2月14日,所有的商家都擺滿了鮮花,營造出浪漫的氣氛;12月25日,掛上圣誕樹,掛上小星星,戴上圣誕帽。一些起初不太出名的節日,隨著商人的炒作逐漸被人們所知,并迅速傳播開來。
為了慶祝,商人可以賦予這些節日許多形式和意義,包括贈送巧克力。你想過巧克力和情人節有什么關系嗎?事實上,這真的沒有邏輯關系,最早在情人節送巧克力的不是西方國家,而是我國東部的日本。
20世紀30年代的一個情人節,一家巧克力商店發布了一則廣告,首次將巧克力與情人節聯系起來,并宣傳巧克力是情人節禮物,但這則廣告并沒有產生深遠的影響。20世紀五六十年代,日本的形式相對穩定,情人節巧克力廣告再次占據了日本的宣傳欄。隨著時間的推移,情人節和巧克力在人們心中有著必然的聯系,在情人節送巧克力已經成為一種傳統。
到目前為止,許多人仍然非常抵制外國節日,認為這是一種文化入侵。當我上次寫圣誕的時候,最下面的一段評論沒能滿足外國節日,有些人只是簡單的罵了他們。多么大的仇恨。近年來,西方節日的影響越來越大,年輕人對傳統節日的關注也比以前少了。但歸根結底,西方節日對我們來說只是一個熱鬧的事件。與傳統節日中莊嚴的家庭觀念和形式相比,這些節日更像是年輕人生活的調味品,是一種超越家庭的個人狂歡。既然企業已經提供了娛樂氛圍,為什么不抓住這個浪漫的機會呢?最后,祝世界上所有的情人情人節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