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有一個小得可憐的服裝批發市場,做了10年的服裝,你可能不知道這個市場的位置。
這個市場的t恤特別便宜,一般廠家25元做的產品12元左右就可以批發。
這個市場位于深圳西鄉的一個小商品市場和三鳥市場。只有消防出口才能上去。不為老客戶或常客所知。
據說這個市場的服裝價格很低,甚至低于這個市場,就是深圳的木棉灣村。
木棉灣不僅是低端服裝的生產和配送中心,也是批發配送中心。西鄉市場的大部分商品都來自這里。目前,購買炒貨的商家越來越多。
木面灣村有幾十個家庭作坊,設備投資不到10萬,40多萬。他們生產的產品是男女基本t恤、童裝、長褲,生產中使用的面料大多是碎布。
所謂破布,也叫布頭布尾。較大的加工廠生產能力大,訂單多,單件量大,批量采購的面料量大,我們稱之為批量布或常規價布。
當大型工廠要完成一批訂單時,采購數量總是大于訂單的計劃物料數量。訂單完成后,剩余的織物會斷裂。
大工廠做一批訂單的成本包括了為這一批訂單購買的所有面料,所以碎布作為廢品處理。
一般服裝廠,一年破布量按正常價格通常在百萬元以上,大型服裝廠破布量甚至上千萬元。但是碎布處理的價格通常是正常價格的五分之一左右。
小作坊經常聯系大廠收購業務。時間久了,大廠小作坊之間就形成了供需鏈。
廠家用批布做普通男士t恤。如果成本25元,面料輔料16元,工資5元,毛利4元。小作坊可以用同樣面料的碎布做同樣的商品,10塊錢就可以搞定。表面配件成本4元,工資3元,毛利3元。
按照正常出貨量,毛利不包括員工住宿、工廠租金等費用,凈利潤只有35美分。
同樣面料,同樣款式,類似做工的衣服,品牌專柜定價300-400元,大賣場或者服裝店70-80元,地攤才15-25元。
但是木棉灣用的布片大多比較低端,做出來的衣服容易變形變色。做工不好的話容易脫線.
碎布供應不穩定,小作坊一般都要買批布生產。小作坊的客戶做的是低端的衣服,所以小作坊購買的批次布總是考慮價格最低的。所以他們批量布做的衣服質量并不討人喜歡。
大批量布料相對于碎布有很大的優勢,即大批量生產,顏色和代碼統一,可以滿足市場上商品的大批量需求。
但是一批碎布只能做幾百件衣服,很難做到顏色大小一致,客戶范圍也比較窄。
這個要看大家需要什么了。如果你只想找低價批發的貨,可以考慮這個地方.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