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盧思浩的一本書《愿有人陪你顛沛流離》,其中有一句話是這樣說的“承認自己的軟弱比故作堅強有用的多”,看到這句話的時候我也不知道自己是怎么想的,就是想寫點東西,來打發這無聊的生活吧。
哲學上經常研究矛盾這一命題,但是事實上好多人并不知道矛盾究竟是個什么玩意,在我眼中通俗來說,矛盾就是自欺欺人,就是自己認識了自己,可是偏偏在外人面前偽裝成另外一個自己,總把自己堅強的一面塑造的滴水不漏,好像自己人無完人一樣。但是也沒辦法,誰讓我們人類虛偽呢,正如“吃葡萄不吐葡萄皮,不吃葡萄倒吐葡萄皮”描述的現象一樣,自己得不到的東西,還去大加詆毀,用各種理由來說明自己不需要,把自己儼然當成了個世外高人,好似看淡一切,往事如煙的感覺,可笑至極。
我們總是在自信和自卑中尋找平衡點,以前覺得無所不能,慢慢發現現在終究不是想象。我們都會有很多束手無策的時候,總以為可以逃避過去,總是用故作堅強來掩飾自己的無助,最后孤注一擲還是一無所措,誰都有黑暗孤獨的時候,不妨承認那些,才能腳踏實地看見明日的曙光,如果自己故作堅強,自我欺騙,也許別人不知道,但是自己終究逃離不出那片苦海。
古人云“天將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空乏其身,行拂亂其所為,所以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每個人都是經過一系列的打磨過后才能適應這個社會的,佛教鼻祖釋迦摩尼,也是經過八道成相,才達到了天上地下為他獨尊的地位。所以你所經歷的磨難,孤獨,終究會以你想象不到的方式回報你,總有一天你會站在最高的地方活成自己渴望的模樣,前提是你不能退縮,不能迷失了自己的方向,始終要保持自己的節奏。
不妨這么說,有時候承認自己其實很軟弱,比假如自己很堅強有用的多。首先你得認識到自己其實弱爆了,才能認識自己,才能知道自己到底是誰。其實我身邊有很多人,他們無法接受無聊,無法接受孤獨,更不能承認自己,而我也是一個這樣的人,正是由于這樣,所以我看到這本書的時候,想寫點東西自我嘲諷下。
我就是那樣故作堅強的人,甚至說有點自大吧,等意識到自己不行的時候,又找各種理由來安慰自己,欺騙別人,但是最終還是自作自受,畢竟自己的生活是自己度過的,自己的好壞只有自己能夠體會到,難道不是嘛?自己一無是處,還整天牛逼哄哄的,如果還不承認自己的缺點,連我自己都會抽我大嘴巴子。所以定位好自己,看清自己,不要那么虛偽,當我們被這個世界無情摧殘體無完膚時,我們要看到自己的軟弱,但是不代表我們會選擇妥協,即使自己低到塵埃里,也要保持綻放的姿態。人就不能慫,一旦慫了,就故作堅強,一步一步的退讓,最后連自己都不認識自己了,還安慰自己難得可貴,甘于平凡。其實我們就是害怕失敗,害怕自己努力了還是達不到自己渴望的樣子,所以索性自甘墮落,自我欺騙,選擇一種安逸的生活,整天為生活瑣事折磨著,為茶米油鹽醬醋茶所折腰,這樣的生活并不是不好,但是如果現在我們就渴望這樣的生活,那么我們還有什么斗志去面對更廣闊的世界,去讓自己的一生富有不一般的色彩與沉淀。
總之一句話,人活一世不能慫。你經歷的所有苦難,其實都是大地在沖你微笑。大地把所有的山川都給你,你才能穿過山霧看到遠方的風景。如果你一味的逃避,一味的給自己的懦弱找借口,那么你也就注定平庸一生,這是你自己選擇的。你想過普通的生活,就會遇到普通的挫折,你想過上最好的生活,就一定會遇到最強的傷害。這世界很公平,你想要最好的東西,就一定會給你最痛的傷害,能闖過去,你就是贏家,闖不過去,那就乖乖退回去,但是凡事都要嘗試一下不是嘛,如果一件事,你經歷了一次失敗就膽怯了,就躊躇不前了,那你拿什么來證明你的能力,拿什么來滿足你的野心,要干就轟轟烈烈,要做就必須做好做的完美,大不了就拼個頭破血流又何妨,這樣也無畏我們的青春了。
最后一句話送給大家,不要把自己的命運交給上天來裁決,也不要相信所謂的幸運,你只有充分準備了一些東西,那么你才能是幸運的,要不然你哭天喊地都無用,沒人會憐憫你,另外把自己的目標定高一點,看的遠一點,這樣即使最后自己失敗了,也不至于活的那么狼狽。如果一開始,你就不敢面對遠方,把眼界局限于,一畝三分地,那么你最后也就會心安理得的平凡且平庸,注定是一株無人注視的隨風搖曳的小草。
生活中不只茍且,尚有詩與遠方。朋友,你是甘于一生茍且呢,還是尚心系遠方的詩與海呢?
來源:歡迎分享,歡迎分享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