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饅頭惡魔
寫這篇文章的初衷是因為我對一個網友寫的關于相對論的文章非常感興趣@烏龍茶001,所以我用杜娘找了一些相關的東西。一個額外的收獲是發現有很多人的主題活躍在互聯網上。出于好奇,我只想看看我們國家的民事主體都在忙些什么。我隨便找了兩天,就找到了這篇小文章:杜娘,杜娘告訴我,民間都在忙些什么?
首先,這篇文章絕對不是一篇嚴謹的科學論文。有兩個原因。首先,公民科學的定義一直相當模糊,我不能準確地指出某人是否屬于公民科學;其次,這種抽樣方法顯然是不科學的,不是所有的土木科學部門都會在網上公布他們的研究成果。因此,這篇短文只是一個有趣的產品。當然,沒有被放在桌面上也有一個原因,那就是,饅頭惡魔不是在信息學中誕生的.
對民用科學的定義有幾種解釋。這個饅頭在本文中采用了一個相對中性的定義:民間科研人員,即那些不加入學術界,不依賴社會提供的科研經費,純粹出于個人愛好進行科學研究的人。在這里,對商業利益來說毫無意義的偽科學被完全排除在外,例如吃綠豆、吃泥鰍和掌握特殊的魔法技能。那些人和《饅頭》里的賽老師完全沒有關系,所以在這篇文章里沒有提到他們。
因為饅頭的英文不太好,加上杜娘比較懂中文,所以這篇文章的對象僅限于。
一、研究方法
1.研究工具
一臺電腦、一條網線、一個瀏覽器和百度搜索引擎(百度網);
2.研究方法
A.通過設置一些關鍵詞,杜娘進行了大規模的搜索。在從人腦中排除不相關的信息后,首先搜索可能屬于民事科學部門的研究結果,然后通過進一步搜索這些已發表的研究結果中的簽名來確定具體的研究方向、領域和基本觀點。使用從第一次搜索中獲得的信息,具有高頻率的第二級關鍵詞被概括,然后被精確地搜索。
B.通過幾個關鍵詞搜索百度貼吧,并在貼吧中匯總已簽名的帖子,得到以上信息。
二.實驗部分
1.方法a實驗中使用的關鍵詞。
根據對互聯網上民間主題發表的文章標題的初步總結,汕頭惡魔選擇了以下關鍵詞作為初始通用搜索關鍵詞:(以下分號表示單個關鍵詞,逗號表示兩個關鍵詞組合成一組,相當于搜索引擎框中的空間)
標題類別:民俗學;民間科學家;
口號類:挑戰,中國科學院;中國科學院挑戰賽;挑戰,大學教授;中國科學院戰書;大學教授;挑戰,院士;開裂,學術問題;挑戰中國科學院。
學科名稱類別:化學、重大發現;化學,一個重大突破;生物學,一個重大發現;物理學,一項重大發現;等等.基本上,它列舉了十幾個主要學科,增加了“重大發現”、“重大突破”和“重大成就”作為關鍵詞。
在方法a中,通過對檢索到的信息進行人肉篩選,具體的次要關鍵詞如下:
數學名詞:哥德巴赫猜想,證明;費馬定律,證明;破解,四色猜想;
物理名詞:相對性、錯誤;相對性,謬誤;批評,相對性;反相對論;挑戰,相對性;能量守恒定律,錯了;能量守恒定律,錯誤;光速是恒定的,錯了;無線傳輸,證明;永動機;反重力;重力,錯誤;暗物質
自創名詞:大統一場理論、太極子、宇宙斥力;
2.方法二中使用的關鍵詞
方法B中使用的關鍵字已經在百度貼吧中被驗證存在,如下所示:
民間科學,民間科學家;
永動機,理論物理,反演,生命起源,生命科學,反重力,極地理論…
三.實驗結果
通過上述不精確的研究,饅頭妖的結果如下:
1.研究領域分布
在網上可以看到,大多數的民用學科對物理和數學都有很多的研究興趣,其中物理是遠遠超過數學的主要研究領域。數學旁邊是生命科學。在其他領域,很少有由民間科學學科發表的研究成果。
2.物理學領域的研究
(1)在物理研究領域,大部分(70%以上)的民用學科集中于相對論的相關理論。在相對論的研究中,大多數民間學科的研究對象都非常集中,依次是:光速不變原理;洛倫茲變換;毫米實驗;牛頓對時間和空間的絕對觀點。
(2)在物理研究領域,其他民間學科(約30%)集中于與“永動機”相關的探索。根據饅頭惡魔的觀察,約50%的人選擇了突破能量守恒定律,并想找到打破或繞過定律的方法;30%是集中火力證明熱力學第二定律有錯誤;剩下的20%的人希望用“重力能”制造永動機,有些人希望用“反重力”來實現飛行。此外,在永動機的研究中,不止一個民間科學應用了磁鐵,但都聲稱他們使用的磁鐵只有一個磁極(N或S,類似磁單極?),或者成功屏蔽磁體的一個磁極。
(3)在物理學研究領域,仍然有一些與【重力】相關的研究成果,這很難理解,因為饅頭妖不是物理學中誕生的.大概有“宇宙斥力”、“宇宙壓力”、“熱斥力”等等,其目標甚至包括用這些概念來解釋整個宇宙的起源和組成。
3.數學領域的研究
(1)在數學研究領域,民科學生的研究目標基本上明確劃分為四個部分,按其熱度排列:哥德巴赫猜想的證明、費馬定律的證明、黎曼假設的證明和四色定律的證明。
(2)其中,攻擊哥德巴赫猜想證明的人數占數學領域總人數的60%以上。
(3)費馬定律的證明主要主張懷爾斯和泰勒在1994年證明費馬定律的過程是錯誤的,真正的證明者應該是中國的蔣春暄。此外,一些民政部門也認為懷爾斯的證明是錯誤的,用自己研究得出的證明方式取而代之。
(4)至于四色法,聲稱在互聯網上成功證明它的民事主體并不多。其中最著名的是李明,他聲稱自己已經用哲學證明了四色定理,并提出要和方作戰。
4.生命科學領域的研究
在生命科學及相關研究領域,目前能通過杜娘在網上檢索到的資料不多。一般來說,這一領域幾乎所有的民間主體都忙于抨擊進化論的錯誤,并提出自己的生命起源假說(盡管許多民間主體認為他們的研究不是假說,而是規律)。其中,影響較大的包括智能設計進化理論、宇宙的“廣義進化”等。最難理解的是許的“氣生”假說及其相關的“冰變蟲”實驗。
四.結論
通過以上不完整的研究,饅頭妖仍然總結出以下結論供大家批評:
1.從目前來看,互聯網已經成為民科的重要陣地,包括百度貼吧、天涯、新浪個人博客等。所有這些都成為了民間科學部門宣傳自己的科學研究成果和發起討論的場所。
2.目前,中國的民用科學基本上集中在物理學上,而且大部分都是針對相對論的。毫不夸張地說,60%以上的公民學科試圖通過推翻相對論來確立自己的學術地位。
3.與20世紀80年代和90年代相比,中國民科對永動機的熱情有所下降。在本世紀的第一個十年,永動機的研究成果比以前差得多。例如,在中國國家知識產權局申請的專利中,基本上很難看到2002年以后的永動機申請。當然,我們不能排除秘密申請永動機的可能性。然而,對永動機的研究仍然局限于第一類(永動機違反質量守恒定律)和第二類(永動機違反熱力學第二定律),其中第一類研究最多。在第一類永動機中,似乎仍有許多經典的曲軸杠桿永動機和飛輪永動機。
4.對進化的研究顯然沒有上面兩個那么熱門。中國的民俗學似乎已經對這個領域失去了濃厚的興趣。然而,試圖回答生命起源的問題仍然是民間科學孜孜不倦的研究方向。
5.在其他更廣泛的科學技術研究領域,幾乎沒有民間學科。在中國教育部劃分的本科專業目錄中,有多達800個二級學科,但令人驚訝的是,民科學生的研究僅限于兩三個一級學科,幾乎不能被視為四五個二級學科。因此,可以推斷,我國在科學研究方面還存在著大量的空白領域,有待于人們去探索和探索。
6.在傳說中的“民間科學三大熱點”中,進化論似乎已經逐漸冷卻下來。(據說這三個熱點原本并不包括進化論,但葛猜想,相對論和永動機)
7.幾乎所有的民用科學工作都是原創的,很少有完美的工作。
8.相比之下,微信公眾賬號上的民俗學研究遠遠少于博客和帖子欄。也許占領這個新戰場的時間還不夠。
結論:
民用科學的研究領域實在太狹窄了。
附錄
一些在網上發表姓名的民間課題及其主要研究成果
(注意,考慮到中文重名的嚴重現象,請不要在下面的列表中就座)
陳成(相對論誤差,光速常數誤差)
丁明山(鏈式泄壓永磁動力機、永動機、浮力永動機)
方慧寧(電動汽車、永動機)
蔣春暄(費馬定律的證明,國際標準化組織數論,哥德巴赫猜想,黎曼假設的證明)
駱茂春(第十定律,相對論誤差)
何旭(經絡生物場理論)
黃(證明實數軸有最大值點和最小值點)
黃鑫威(杠桿問題,相對論誤差)
黃伯承(架空索道、永動機)
電磁力除以地球周長的平方等于重力
吉浩(上海東方電磁波研究所創始人,狹義相對論錯誤,吉浩實驗)
劉坤(昆明市富民縣永定鎮,費馬定律證明)
劉武清(磁差電池,運動減質量,場電源)
李明(用哲學證明四色定理,創立“人學”)
雷紹武(宇宙的起源和地球自轉的原因;“光”不存在,光子壽命很短,會變成電子;光子有“運動力”)
李炳泉(顛倒牛頓的理學,犯相對論的錯誤)
李三清(相對論誤差、洛侖茲變換誤差、絕對時空觀)
李永森(稀疏和密集的自然觀,相對論誤差)
地幔熱核聚變引起的地震,熱核理論,前氫時代/后氫時代,相對論誤差
李云峰(相對論的錯誤,光速不變原理的錯誤)
李子峰(相對論誤差,洛倫茲變換毫無價值,回到牛頓的時間和空間的觀點)
李玉榮(能量守恒的錯誤定律)
科學統一理論,何地震預報方法
樓永民(中國南方的紅粘土沙丘是古老的殘余沙漠)
劉(重力驅動自行車、重力能、永動機)
孟慶勇(相對論誤差,質疑尺度收縮的緩慢效應)
羅建祖(光速不是極限)
彭大澤(宇宙斥力論)
彭劍e
王恒(靜態坐標系,場作用線位移理論)
王杰民(人類進化的方向——走向毀滅)
夏(宇宙斥力理論、辯證科學三定律、馬克思主義斥力觀)
徐寶軍(《極子論》,壓力下)
許(冰化蟲,氣生)
徐永卓(推翻進化論,同《世界的歷程》)
嚴(相對論誤差、牛頓三定律誤差)
閻新華(反重力機、反重力飛機)
楊(相對論誤差)
張(統一場論)
張(陰陽材料,銀河星座全圖,佛道線)
張鳳年(《廣義進化論》作者,《宇宙非對稱統一的負熵性質》)
趙興隆(推翻熱力學第二定律)
趙阿布(證明黎曼假設)
周東輝(能量守恒定律錯誤,低落差水輪永動機)
俞東(左右腦分工理論是一個謬論,哪邊可以隨意調整)
侯(原子模型理論是錯誤的,原子核是由共同的電子力組合而成的)
吳少東(同向磁場的斥力和反向磁場的吸引理論取代了“不同磁極的吸引理論”)
宋李強(磁力線由以光速旋轉的磁場粒子組成)
程碧波(量子力學錯誤,相對論錯誤,本質不過是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