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三個多月,就要迎來金秋十月了。十月也恰逢桂花開花的季節。華東“桂花第一鎮”虎丘鎮,當時的小鎮可謂“月中桂花落,桂花香飄云外”,全城聞桂花香。
桂花香氣宜人,也可以用來泡茶。早在唐宋時期,官員、嬪妃、婦女就開始口服桂花,使身體散發香味,古代稱之為“香體”。后來,虎丘鎮的村民用桂花泡茶。
村民們通常在早上6點到9點收割桂花,因為此時桂花花瓣飽滿,沾著晨露,沉甸甸的,很容易被樹下攤開的篷布上的長竹竿撞倒。
然后,將這些打好的新鮮桂花放入篩網中,村民們會不斷搖動篩網,以錯過花梗和雜質。
然后用清水沖洗去雜質的桂花,除塵后,將沖洗好的桂花瀝干,均勻攤在烤盤里,溫度控制在40度。
4、5小時后,將干桂花取出冷卻,放入冰箱保存,隨意服用,或制成茶胚桂花茶。
這種傳統方法生產的桂花雖然天然健康,但有一定的缺點:由于溫度高、時間長、氧氣充足,桂花茶的顏色會變成褐色;其內含物與氧氣的氧化還原反應導致口感差、外觀差、香氣不足,與其他產地的桂花沒有明顯區別,所以大部分桂花只能用于國內消費,可惜!
畢竟,現代技術能解決傳統桂花制作方法的缺點嗎?你不妨想想!
來源:燈塔,歡迎分享這篇文章!燈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