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來了,天氣越來越熱,孩子們穿著“短裙”。顛簸不可避免會造成傷害。那么,如果他們的孩子意外受傷,父母該怎么辦呢?
包楠畢業于首都醫科大學臨床醫學系,曾在首都兒科研究所和北京新世紀婦兒醫院工作。主要從事兒科外科常見疾病的診斷和治療,如軟組織外傷、包莖、淺表腫瘤、闌尾炎等。
蘋果:兒童最不常見的創傷是什么?應該怎么做?
包楠醫生:兒童最常見的外傷是抓傷,俗稱“抓傷小皮”,就是皮膚表面被抓傷,還有點出血。當瘀傷面積較大時,它看起來是紅色的,但父母不必擔心,因為實際出血量很小,這在肘關節和膝關節更常見。
擦傷的家庭急救措施:最需要的治療是清潔傷口表面,因為臟東西的嵌入可能會導致感染。
第一步:用清水(如醫用鹽水、純凈水、蒸餾水和礦泉水)沖洗傷口,去除皮膚表面的污垢。
第二步:用溫肥皂水清洗傷口周圍嚴重污染的皮膚。
第三步:沖洗后,在傷口表面涂抹復合碘。讓傷口自然暴露在空氣中,等待愈合。
特別提示:如果傷口較大或治療后仍有滲出物,應簡單地用無菌或醫用紗布包裹。當然,大多數擦傷不經治療就會結痂,這是自然愈合的最好方法。在這種情況下不建議使用創可貼。
你需要去醫院嗎?你可以在家處理小而淺的瘀傷。如果傷口又大又臟,又不能自己清除,你需要去醫院治療。
蘋果:如果我的孩子挖了個洞,我該怎么辦?
鮑南醫生:通常,傷口很深,整個皮膚裂開,出血更多。更常見于前額、下巴、手指等部位。
家庭急救措施:大多數傷口需要在醫院治療,但在此之前,兒童應該停止出血。抽血的方法分為三個步驟:覆蓋、擠壓和包裹
第一步是覆蓋:如果小傷口附有創可貼;如果傷口很大,可以用無菌紗布、衛生巾或干凈毛巾覆蓋。但不要用棉花或衛生紙覆蓋傷口,以免棉纖維和紙屑粘在傷口上,造成清洗困難;不要在傷口上涂藥膏或粉末。
第二步:用手直接按壓出血部位10-20分鐘。當大量出血時,用手指按壓傷口心臟端附近的動脈,并將其壓在相鄰的骨頭上以防止出血。
第三步:用急救繃帶和膠帶包裹傷口。
需要去醫院:止血后最好帶孩子去醫院檢查,以便醫生判斷是否需要縫合和破傷風注射。因為是全層皮膚損傷,愈合后通常會留下疤痕,但隨著孩子長大,疤痕往往會消退。
蘋果:兒童有時會有瘀傷或包包。如何對付他們?
包楠醫生:皮膚擦傷時,看起來完好無損,沒有傷口,但皮下組織受損,皮膚表面有瘀傷或血腫。頭部損傷引起的頭皮血腫是最常見的。
家中急救措施:在24小時內將冷水敷在受傷部位,或者用冰水浸泡毛巾或薄毛巾包裹冰塊,然后將它們濕敷在受傷部位。但是,注意不要用力按壓,因為按壓會擴張皮下血管,增加出血量,并增加腫塊;另一方面,由于摩擦位置不準確和用力不均勻,癥狀會加重。24小時后,你可以敷熱敷,也可以用紅花油和伏打等外用藥物;如果肢體受傷,建議不要移動受影響的肢體,最好抬起來幫助腫脹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