呼兒將出換美酒
中國可謂酒之大國、釀酒古國,自古就產美酒佳釀,而且銷量非常大。提起酒,人們自然就會想到煮酒論英雄的曹操,溫酒斬華雄的關羽,景陽岡打虎的武松,杯酒釋兵權的宋太祖;還會想起“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勸君更盡一杯酒,西出陽關無故人”等名詩佳句。
酒,從古至今都是文人文化的一部分,這些文人學士不僅愛飲酒,而且還為酒起了許多的雅名,如“杜康”“瓊蘇”等。可以毫不夸張地說,酒從一出生的那天起,就扛起了“浸潤中華文明發展”的重任。我們不難從中國酒文化的發展中看到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
關于中國的釀酒歷史有三種傳說。其一是“古猿造酒”,據說人類的祖先猿猴在“石洼”中儲藏了大量的水果,由于這些水果受到自然界中酵母菌的發酵,于是便在石洼中“釀”出了史上的“第一杯酒”。其二是相傳夏禹時期的儀狄發明了釀酒術。
《戰國策》中曾有這樣的記載:禹帝的女兒讓儀狄制作美酒,并獻給自己的父皇禹帝。禹帝喝后就睡著了,等醒來之后,對儀狄說:“將來一定有因為酒而亡其國的國君。”說罷,便下令不得再生產酒。這就是“儀狄造酒”的故事。其三是說夏朝的第六代國君杜康(也叫少康),發明了釀酒術,也就是“杜康造酒”,這是民間最流行的說法。無論是哪種說法,都可以證明我國的釀酒文化已經延續四千年了,當今許多考古人員也都證明了這一點。
中國約在龍山文化時期出現了自然發酵的果酒。到了商代,人們已經掌握并利用谷物的糖化再酒化的原理,那時的柜官(是一種古代祭祀時用的酒)就是當時酒中的極品,它是用當時的黑黍加香草豐釀成,通常這種“國窖”為王室所特有。
而一般普通百姓所用的酒叫做先秦時期人們發現了一種通過谷物或其副產品所培養出來的“曲”,它是一種可直接用來發酵的微生物,使中國成為世界上最早使用曲釀酒的國家。漢代,先秦時的制曲技術得到進一步的發展,曲的種類增加了,酒的品種自然也增加了。東漢時,張騫從西域引進了葡萄酒的生產技術。魏晉時期,出現_種所謂的魏晉風度,也就是文人喝酒成風的狀態。
唐宋時期,造酒業繼續發展,除了釀造普通的糧食酒外,還酒已經滲入到社會各個領域,可以說是無所不在。例如我們日常生活中有“滿月酒”“接風酒”“餞行酒”“慶功酒”等等,同時,民間生活與酒文化的一些相關顯現也越來越豐富。譬如紹興的“女兒紅”,也稱為“花雕”,民間習俗當有女孩降生后,家里會釀造一壇好酒,用帶有花紋的酒壇盛好,并用紅紙封嚴,窖藏到這個女孩長大出嫁的時侯用。
總而言之,中國的釀酒業經過幾千年的發展,酒的種類也在不斷豐富。從白酒、黃酒、米酒、藥酒到外傳來的葡萄酒、啤酒應有盡有,其中的名品也是數不勝數。
酒除了作為一種成人飲品外,還可以調節人們的人際關系。從古到今,中國人無論是久別重逢,還是應邀赴會,都會在酒中加入豐富的情感,喝個痛快。在飲酒時,中國人還非常追求意境,所謂喝酒的最佳狀態就是似醉非醉,似醒非醒,在這個階段,人處于最快樂、最興奮的狀態,這時的人們不僅話多,而且興致大發,妙語連珠。也正是因為酒進入了社會生活,所以酒才有了社會精蘊,最終形成了頗具民族特色的中國酒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