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月餅

                  哥吃的不是月餅是文化!

                  月餅自古就象征著團圓和美好,是中秋佳節必食之品。關于月餅由來的傳說很多,但是在所有的傳說中,月餅都是用來慶祝勝利的食品。

                  據說,遠在唐高祖李淵年間,大將軍李靖征討匈奴,大獲全勝,于八月十五回朝。當時的一些吐魯番商賈為了向大唐表示慶賀,便做餅以供之。高祖李淵接過商賈所供的胡餅,笑著指著空中的明月說:“應將胡餅邀蟾蛛。”說完,便命人把這些胡餅分給群臣共同品嘗起來。

                  2020122717201832

                  從此之后,月餅的制作流傳開業,其制作也越來越精細考究。

                  史上關于月餅的最早記錄可以追溯到宋代秦再思所著的《洛中記聞》,其中記述唐僖宗李儼在中秋節吃月餅時,感到口味極其鮮美。僖宗賞月時,聽聞新科進士正在曲江設宴慶賀,便令御膳房用紅色的綾緞包裹好月餅前去賞賜給新科進士們。

                  宋代的月餅是菱花形的,所以便有了“荷葉”“金花”“芙蓉”等精致典雅的稱呼,與此同時,在月餅制作的方法上更是精進了不少。蘇軾曾有詩道:“小餅如嚼月,中有酥和飴。”酥就是油酥,飴就是糖,由酥和飴制作出來的月餅,其香脆可口的味道可想而知。自宋以后,在月餅制作的時候,不但在口感上香甜酥脆,更是在月餅的餅面上別出心裁地設計出了各種各樣的圖案。

                  圓形的月餅如同十五的月亮一樣,象征著家庭的團圓,人們經常用它來當作節日的食品、祭祀的祭品或親朋的互送禮品。從某種角度上說,這是我國漢民族的一種共同民族親情的心理反映。

                  關于月餅起源的另一種說法是,在北宋時期,中秋節人們都以爬高、登樓先睹明月為快,然后再舉行一種祭拜月亮的儀式,其中的貢品就有月餅。根據《燕京歲時記?月餅》中所說:貢桌上的月餅隨處可見,其中大的有一尺來長,并且餅面上畫有月宮蟾蛛的圖案,祭祀完畢,人們共同而食的場面,這也就是中秋時節吃月餅的習俗。

                  相傳,元朝初年,忽必烈怕漢族的民眾反抗,于是便下令每十家住戶,派一名官兵進行監視,且十家里,只允許用一把菜刀。在這種高壓政策下,人民忍無可忍,便想到了在八月十五互送月餅的時候,在月餅中放個蠟丸,并且在蠟丸中包好一張寫有“反蒙復國”等誓言的小紙條。

                  這種月餅在古時的溫州一帶被稱為“三錦”,按照當地方言的發音,就是“殺緊”。也許這就是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在月餅外貼上一張紙的由來。到了元代末年,劉伯溫更是利用月餅組織了一場農民起義,推翻了元朝的殘暴統治,建立了大明王朝,從此中秋節吃月餅的習俗就更加流行了。

                  2020122717203583

                  隨著社會的發展,月餅逐漸走入百姓的日常生活,成為尋常百姓中秋節的必備品。月餅發展到今天,品種繁多,風味各異,其中更是有京式、津式、蘇式、廣式、潮式等五大種類。深受廣大消費者所喜愛的水果月餅,是在海南等地近些年興起的。
                  中國歷代很注重農業,中秋節正逢五谷豐登的農收季節,農戶家中常食用“芋魁”,就是我們中秋時節所吃的番薯、芋頭。這兩種食物因其體型碩大而圓潤,常被人們比為豐收與圓滿之意。而如今我們在走親訪友的時候互贈月餅,同樣也具有象征圓滿、團圓之意。

                  總而言之,中秋這場團圓的聚會,吃著月餅賞月的習俗由來已久,并且流傳至今,經久不衰。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8日 01:19
                  下一篇 2020年12月28日 01:26

                  相關推薦

                  • 元雜劇四大家是指哪四個

                    元雜劇四大家 “元雜劇四大家”指的是關漢卿、白樸、馬致遠和鄭光祖。他們分別代表了元朝不同時期、不同流派雜劇創作的成就,被...

                    2020年12月17日
                  • 梁武帝最后是怎么死的

                    餓死于宮中的梁武帝 梁武帝蕭衍(公元464年一公元549年),字叔達,小名練兒,南蘭陵郡武進縣東城里人,南北朝時梁的建國...

                    2020年12月27日
                  • 儒學先驅

                    儒家文化的先驅 箕子名胥余,是文丁的兒子、帝乙的弟弟、帝辛的叔父。他官至太師,受封于箕(今山西太谷、榆社地區)。箕子才華...

                    2020年12月26日
                  • 秦朝第一次農民起義

                    第一次農民起義 秦始皇為了抵抗匈奴,便下令建造長城,他出兵30萬,征集了民夫幾十萬。同時,為了開發南方,秦始皇又動員了軍...

                    2020年12月26日
                  • 少康復國

                    復立夏國的少康 少康即姒少康,他從小就很聰明,是夏朝的第五位君主,夏王相的兒子。寒濕篡權后,為避免相的勢力擴大,殺死了相...

                    2020年12月26日
                  • 第一輛車

                    世界上第一輛車的發明 奚仲,造車鼻祖,是奚姓、任姓、薛姓的祖先,也是古薛國的祖先。奚仲是魯國人,故里在今山東省滕州市官橋...

                    2020年12月26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