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壽面

                  為什么長壽的是“面”

                  過生日的時候,按中國的傳統,親朋好友總會讓“壽星”吃上一碗面條,這碗面條還有個很響亮的名字——長壽面。長壽面真的可以使人長壽嗎?長壽面的來歷又是怎樣的呢?

                  據說長壽面是從我國西漢時期的辭賦家東方朔開始的,并且長壽面與東方朔還有過兩次戲劇性的接觸。

                  2020122717023798

                  戲劇性接觸一:相傳,西漢時期有“滑稽之雄”之稱的東方朔,聽說當時的博士董仲舒到如皋拜賈大夫廟后,稱如皋為長壽之鄉,于是出于好奇,他就來到了如皋。果然,東方朔到了如皋后,看見了這里的長壽老人很多,并且還有許多五世同堂的家庭。

                  正在信步閑游時,看到一戶人家正在為百歲老人賀壽。東方朔駐足觀看,辦壽宴家中的主人見他是個長袍大袖的老夫子,便請他上坐,且端上了兩碗面條:一碗是雞湯面,另一碗是拌了一百粒蝦米的面條。在端上這兩碗熱氣騰騰的面條后,主人請東方朔解釋其中的含義。聰明的東方朔當然不會被難倒,便說道,雞湯面是滋補之物,百粒蝦米是對老人的祝福。

                  戲劇性接觸二:相傳漢武帝迷信鬼神又相信相術,一天漢武帝與眾大臣閑談,談到人的壽命長短時,漢武帝說:“《相書》上講,人的人中長,壽命就長,若人中1寸長,就可以活到100歲。”坐在漢武帝身邊的大臣東方朔聽后哈哈大笑,眾大臣莫名其妙,都怪他對皇帝無禮。

                  2020122717032148

                  漢武帝問他笑什么,東方朔解釋說:“我不是笑陛下,而是笑彭祖。人活100歲,人中1寸長,彭祖活了800歲,他的人中就長8寸,那他的臉該有多長啊!”眾人聞之也大笑,隨即明白靠臉長是不可能長壽的。東方朔趁機獻言:臉即面,那“臉長即面長”。漢武帝聞之大悅。于是人們就借用長長的面條來祝福長壽,長壽面的說法也開始廣為流傳。

                  面條代表著“長壽”的傳說漸漸深入人心,隨之也產生了很多關于面的習俗。俗語說“人生有三面”,即“洗三面”“長壽面”“接三面”。每當新生兒降生后的第三天,家人就會辦洗三儀式,親朋好友吃洗三面,意為祝愿新生兒“長命百歲”;在過生日的時候,人們都會給“老壽星”吃“長壽面”,也稱之為“挑壽”,其中蘊含著“福壽綿長”的美好愿望;人死后的第三天初祭古色古香的玉盤珍肴之日,稱之為“接三”,主家用“接三面”來招待來賓以表達對死者的悼念之情綿綿不斷。

                  (0)
                  上一篇 2020年12月28日 00:30
                  下一篇 2020年12月28日 01:19

                  相關推薦

                  • 紅山文化特點

                    手工業發達的“紅山文化” “紅山文化”出現在公元前4000年至公元前3000年。這一文化時期以遼河流域中遼河支流西拉沐淪...

                    2020年12月25日
                  • 春秋和戰國的分界線

                    春秋與戰國的分水嶺 春秋時期,諸侯國們長期征戰,很多小國被吞并,而大國的國家政權則逐漸落入了一些有權勢的大夫手中。這些大...

                    2020年12月26日
                  • 夷陵之戰

                    耗損蜀漢的“夷陵之戰” 公元219年,關羽敗走麥城而被孫權所殺,自此吳國和蜀國結下了仇恨。公元220年,曹丕代漢稱帝。公...

                    2020年12月27日
                  • 趙孟頫其人

                    “元人冠冕”趙孟頫 趙孟頰(公元1254年一公元1322年),字子昂,號松雪、松雪道人,又號水精宮道人、鷗波,漢族,吳興...

                    2020年12月17日
                  • 匈奴和夏的關系

                    匈奴祖先是夏王后裔 夏被商湯滅國之后,其剩余勢力除了主要留居中原外,還有兩支分別向南方、北方遷移。夏的亡國之君桀帶著不少...

                    2020年12月26日
                  • 陶器文明

                    早期的陶器文明 “裴李崗文化”距今8000~7000年,得名于最早在河南新鄭發現這一文化遺址的地方——裴李崗村。裴李崗文...

                    2020年12月24日
                  返回頂部

                  1. <div id="ekwzd"></div>
                    <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div id="ekwzd"><ol id="ekwzd"></ol></div>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em id="ekwzd"><ol id="ekwzd"></ol></em>

                            1. <div id="ekwzd"><label id="ekwzd"></label></div>
                              <div id="ekwzd"></div>
                              1. <em id="ekwzd"></em>
                              2. <em id="ekwzd"><label id="ekwzd"><form id="ekwzd"></form></label></em>
                              3. 欧美日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