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我個人的經驗,創業需要三個必備的條件,缺一不可,分別是項目、資金、人脈,當然還有你自己的能力。
有很多同學,家里條件非常好,人脈關系也非常充足,能聚攏一批能力很強的小伙伴,但是這些同學有沒有想過到底要干什么呢?做什么項目呢?進入什么行業,這個行業有沒有一些內幕,需要怎樣的能力,需要多少錢干起來,這些你們都做過調查沒有?比如有的人說,老師,我看學校周圍飯店都挺掙錢的,我去開個飯店吧。
好,首先你開飯店最重要的是選擇地段,好一點的地段早就被別人占了,就算有空地,你有沒有算過賬,你的預算夠不夠盤下店面?如果選擇一個不好的地段,你做什么才能把人給吸引到你這兒呢?
其次,你開飯店去哪里找廚師?新東方?拜托,那種地方的學員你請不起不說,他們也不是真正做炒菜的,你店面小,人家還不一定去呢!當年我開飯店的時候,我和合伙人都不是鄭州本地的,還真的傻了吧唧跑到技校去招廚師,后來才發現招廚師根本就不是去那里找。
最關鍵的問題,你的衛生許可證你怎么辦?你有沒有查過辦衛生許可證需要什么樣的條件,需要幾個工作日審批,人家什么時候來檢查,你光達到人家的要求怎么辦?當年我在辦這個證期間,飯店開始試營業,工商
部門直接來查,一看你沒有營業執照(飯店的營業執照是用衛生許可證辦的),人家啥也不說,也不貼封條,而是直接拿走了我廚房里的菜刀和炒鍋!拿的東西倒不值幾個錢,但是沒這家什我怎么開張啊?你要開個酒吧,消防就夠你跑的。
你說要做個APP,我跟你說,除非你這個APP是別人打死都想不到的,否則開發周期內你每天都得到各種應用市場看看有沒有同類產品岀現,然后APP推廣又是個問題。你選擇項目的時候一定要看看你的創業項目能不能解決用戶的痛點,你解決不好的話,那就都是扯淡。
當然你沒有錢也不行!現在的創業成本其實還是很高的。當然學校對于辦公場地費可能會有一定的減免,但是對各種人力成本、項目開發成本等前提投入,你一定要算好賬,看看你的資金適合干什么,別相信那些所謂的創業神話,畢竟那只是神話。而且你敢用自己的錢給員工開工資嗎?你會說,我不給開工資,我給所謂的股份。
但是如果你前期股權結構太分散的話,你發展壯大期間吸引風險投資的時候,這就是問題。有的人說可以吸引風險投資,你知道項目計劃書怎么寫嗎?而且現在處在經濟低谷期,風投投資以前都會非常謹慎。很多風投明確表示,對大學生的創業項目,基本不會投資,因為大學生缺乏對行業的理解和了解。預期投給大學生不如投給在相應行業有一定從業經驗的獨立創業者。找風投就是個漫長的過程。
人脈指的是兩個方面,一種是真正的所謂的人脈,這個就不說了,話題太敏感。相信大家這么大了都多少懂一點。另外一種人脈說的就是你能不能吸引一些跟你志同道合并且愿意聽你的話的小伙伴。創業早就不是一個人的事情了,各個環節都需要強力的人去做相應的管理和具體的工作,如果你的人格魅力不夠大,沒有領頭羊,這個羊群要么散掉,要么被狼吃掉。
我不是說不能創業,而是你要想好了自己是否適合創業。我現在也是個創業者,我是在這個行業從業八年之后,對這個行業有一定的自己的理解,找到行業的痛點才進行創業的,我自問有沒有把房子賣掉給員工發工資的魄力,答案是沒有,那我就去吸引風險投資,吸引了多少家我不記得T,發了多少郵件我也不記得了,談過好幾家,最后敲定一家,整件事花費了我一年時間。
這一年時間我和我的創業伙伴都是沒有工資沒有分紅的,就靠著這股勁兒撐了一年,終于拿到了風險投資,日子才好過一些,我們才開始招兵買馬。所以我個人建議創業的最佳時機應該是你在某一個行業干了五年左右,對行業有自己的理解了,再說你敢不敢創業的問題。
個人意見,純屬個人意見,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