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由來的《九章算術》
《九章算術》是中國漢族學者在古代創作的第一部數學專著,是“算經十書”中最重要的一種。書中共收錄了二百四十六個數學問題,分為九章。這九章分別為:方田、栗米、衰分、少廣、商功、均輸、盈不足、方程、勾股。
它是世界上最早的系統敘述分數運算的著作,其中“盈不足”的算法是一種令人驚奇的創造。而且其中的“方程”章也在世界上第一次闡述了負數及其加減運算法則。不過,此書成書時間和作者至今都是一個謎,多數人認為是在西漢末到東漢初這段時間成書,很可能是一段歷史時期內經過多人之手逐次整理、修改、補充而成的集體創作的結晶。
《九章算術》確定了中國古代數學的框架,密切聯系實際,以計算為中心解決人們在生產和生活中遇到的數學問題。這本數學著作的影響非常深,以致以后的中國數學著作大體分為兩種形式:或為之作注;或仿其體例著書。甚至當西算傳入中國之后,人們在著書立說時還常常把包括西算在內的數學知識納入九章的框架。然而《九章算術》也有一定的缺點,例如沒有任何數學概念的定義,也沒有給出任何推導和證明。
野心勃勃的王莽
漢成帝即位后不理政事,朝廷大權落入外戚手中,王莽便是其中之一,官居大司馬。
漢成帝死后不到io年,漢朝就換了兩個皇帝——哀帝和平帝。漢平帝即位的時候只有9歲,所以國家大事都由大司馬王莽做主。很多善于阿諛奉承的人都說王莽是安定漢朝的大功臣,請太皇太后王政君封王莽為安漢公。
然而王莽卻自謙得無論如何也不接受,直到后來大臣們再次功說之后,王莽才接受了封號,然而卻將封地退了。王莽此人善于邀買人心,他讓人四散自己的豐功偉績,使自己的威望與日俱增。后王莽毒死了漢平帝,從劉家的宗室里找了一個兩歲的孩子,將其立為皇太子,叫做孺子嬰。有些文武官員想做開國元勛,便極力勸說王莽即位做皇帝,王莽見時機成熟便不再推讓。
公元8年,王莽正式即位稱皇帝,改國號為新,都城仍在長安。就這樣,漢高祖建立的西漢王朝在統治了兩百多年之后就結束了。
王莽做了皇帝之后,便開始打著復古改制的幌子下令變法。他變法的內容主要有三點:第一,把全國土地改為“王田”,不準買賣;第二,把奴婢稱為“私屬”,不準買賣;第三,評定物價,改革幣制。這些改革雖然是有利于經濟發展的,然而在實施的過程中卻出現了諸多偏差。土地改制和奴婢私屬觸犯了很多貴族和豪強的根本利益,他們都紛
紛表示反對,所以變法根本就沒有實施下去。評定物價的權力掌握在貴族官僚手里,他們開始投機倒把,盤剝百姓的錢財;幣制改了好幾次,然而錢越改越小,價格越作越高,無形之中又搜刮了百姓的一筆錢。于是,王莽的改革實施了不久,便遭到了很多人的反對。3年之后,王莽在無奈之下廢除了自己的改革內容。
后來,王莽想借對外戰爭來緩和國內的矛盾,然而他的做法引起了匈奴、西域、西南各部族的反對。王莽又征用民夫,加重賦稅,縱容殘酷的官吏,對百姓加重刑罰。最終,逼得農民都紛紛起來造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