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國大將田穰苴
齊景公的身邊有三位武將,這三個人性情剛烈,遇見事情就會抱成一團,平日里他們又有一些妄自尊大,根本不將朝廷中的文官放在眼里,最可惡的是,他們還經常欺凌鄰里。
后來,齊國的大臣晏嬰想到了一個除掉三個人的辦法,他在齊景公宴請魯國國君的時候命人端上六枚金桃,讓兩國的國君和兩國大夫各嘗一枚,最后剩下的這兩枚讓三個武將自己分。這三個人都覺得自己的功勞最大,因此淮也不肯讓淮,最后互相殘殺。這就是著名的“二桃殺三士”的典故。
晏嬰通過“二桃殺三士”為國除掉一大禍害,然而在這件事情之后,齊景公卻苦嘆周圍缺少了將才。但晏嬰并不著急,他給齊景公推薦了一個名叫田穰苴的隱士,讓這個人到軍營中當領軍統帥。齊景公聽完晏嬰的話后大喜,連忙又指派了一位名叫莊賈的大夫當監軍。這個莊監軍平日里就自視甚高,因此根本就沒將大夫們放在眼里,更別說一步登天的田穰苴了。
第二天操場練兵,按照規定的午時眼看就到了,田穰苴仍不見莊監軍的身影。這時,田穰苴有些等不及了,便立即下令:“開始練兵!”在操練了一天之后,眼看著太陽就要落山了,莊監軍才姍姍而來。莊監軍找了個借口,謊稱親友們聽說自己當了監軍,所以就備賀酒請他,因此現在才來。
田穰苴當然很不高興,責問道:“此時敵軍已經入侵,將士們正在浴血奮戰,你身為監軍,居然還為自己的事情去喝賀酒!”說完,田穰苴便征求軍法官的意見,將莊監軍依法斬首。齊景公聽說了這件事情后,立刻傳旨救莊監軍,傳旨的人違反了軍營紀律,駕車直闖軍門,為此也差點被田穰苴就地處斬。這件事情傳出之后,田穰苴從嚴治軍的威名便傳了出去。將士們都開始懼怕他,平日里只聽他的號令行事。
此后,因為田穰苴治軍有方,三軍將士作戰奮不顧身,當后來晉國、燕國的軍隊一度入侵齊國的時候,都被田穰苴率軍擊退了。田穰苴不但打出了齊國的軍威,還打出了齊國的國威,令各國諸侯望而生畏。
智伯瑤三次圖謀攻打衛國未果
智伯瑤(生年不詳,卒于公元前453年)即知襄子,又稱荀瑤、知瑤(智瑤),后世多稱知伯(智伯)、知伯瑤(智伯瑤),姬姓,知(智)氏,春秋時期晉國卿大夫,智氏家族領主。他于公元前475年為晉國執政,此后欲滅同列卿位的趙、魏、韓三家并取代晉國,而且還威脅魏、韓二家于公元前455年共同對趙氏發動晉陽之戰。此后被趙襄子擒殺,智氏就此衰落。智伯瑤死之前,曾經三次圖謀攻打衛國未果。
第一次圖謀攻打衛國是在智伯瑤執政后不久,吳國派使臣赤市到晉國祝賀。赤市途徑衛國,衛國國君寧文子以厚禮相送,后赤市來到晉國訪問結束后欲回國。
智伯瑤早就有圖謀衛國之心,便命人在豪華的巨輪中藏了大量的晉軍,假裝用豪華巨輪送赤市歸吳,在赤市路經衛國時攻破衛國。智伯瑤的詭計被赤市派人暗訪后發現,于是赤市佯裝生病,假裝先在晉國住一段時間再回國。就這樣,智伯瑤第一次圖謀攻打衛國的計劃落空了。
第二次圖謀攻打衛國時,智伯瑤效仿晉獻公賄賂虞公之計,贈送衛國良馬和寶玉。衛國欣然接受,并設宴慶賀。衛國的大夫南文子認為此事沒有那么簡單,便提醒衛侯嚴守邊防,最終發現了智伯瑤的軍隊。智伯瑤見此計未成就退兵了。
智伯瑤第三次以驅逐嫡子荀顏為由,以浩浩蕩蕩的軍隊押送嫡子荀顏向衛國進發。南文子再次提醒衛侯,如果車輛超過五乘,就不能將其放進衛國。就這樣,智伯瑤圖謀攻打衛國的計劃再次破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