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關于樂于助人的作文高中
某雜志社作調查「你對同學最贊賞的品質是什么?”調查結果,排第一位的是“助人為樂二又聞某單位在一些青少年中作不記名問卷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上麻煩時會怎樣?''回答“悄悄走開”的人不少。
我們在經歷了一段缺少溫情的沙漠之后,我們在聽聞到一樁樁“見死不救”的報道后,似乎越來越感到“樂于助人”的重要性了。但是,同時我們似乎又陷入這樣一個“怪圈”,我們都渴望在困難中有人援手,而當別人落難時,卻一個個猶恐避之不及。這是怎樣奇怪的一種心態呀。
誠然,所謂“樂于助人”并不只指幫人幾個小忙,當遇見歹徒行兇時,這時的“樂于助人”將升華到一種正義與生命的選擇。我們不能也無法要求每一個人在這種情況下都勇于獻出生命去救人,但是設身處地、將心比心地想一想,當你遇到這種問題時,你是多么希望能有人對你伸出援助之手呀。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樣的道理,“你對別人的苦難無動于衷,卻要求別人對你處處關懷”,這恐怕是一種荒誕到近乎無恥的想法了吧。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樂于助人”必然是一種雙方面的互助,徐洪剛力搏歹徒,身負重傷,被他感動了的人們向他伸出援手,給他精心呵護。徐虎師傅幾年如一日的服務于群眾,而群眾又用他們的心聲讓社會了解了徐虎。報酬是在奉獻中得到的,人們的關懷是因為你的付出。只有你能做到樂于助人,別人才會在你困難時樂于助你;只有人人都獻出一點愛,這個世界才能充滿愛。
我真的希望如果再次調查“你對同學最贊賞的品質是什么”時,答案依然是“樂于助人”;我也真的希望如果再次調查“你如果遇到別人碰到麻煩時會怎樣”,答案是“幫助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