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篇以品味為題的作文800
我出身農家,除了父母兄長的疼愛之外,伴我度過20年的,恐怕惟有艱辛了。
父親身體很差,母親更是弱不禁風,只有大我3歲的哥哥身體尚好。所以每逢夏秋兩忙時,我的家便苦不堪言。母親一邊注射葡萄糖,一邊收玉米;父親從玉米架上摔下來而臥床不起。哥哥和我正在上學。哥回家就上場下地,見什么活就干什么活;我則做飯,伺候父親。有時看著父親蒼白消瘦的臉,我就獨坐在灶堂里垂淚不已。
14歲的時候,父親扔給我一把鐮刀。“你長大了。I是的,我長大了,我知道我能干什么,該干什么了。”
一片又一片金黃的麥浪在我眼前翻動,慘白慘白的太陽在我眼前晃動,手上的繭越結越厚,臉上的汗越流越多。我感到我同麥稈一樣左擺右晃,后來便一同倒在麥茬地上。醒來時,父親說:“娃,你中暑了。”我望著滿肩麥芒的父親,禁不住“哇”的一聲,哭著撲進父親懷里,我感到兩顆冰冷的淚滴在我的背上。
在我的感覺中,14歲永遠是一個苦難的歲月。
我繼續地在苦難中上學。父親說哪怕砸鍋賣鐵,拉竹棍討飯也要讓我上學。我又一次哭了,不為別的,只為父親陪我走過的那些刻骨銘心的日子。而哥哥,也只因為每次考試我比他高的那二三十分,只因不愿讓家里多掏四五十元而放棄美院的理想投筆從戎了。無論如何,我總忘不了當時哥臉上掛著的淚,那是困苦留給我的深深的回憶。
也正因為這個原因,我的心理承受能力增強了,我學會了自強不息;我學會了在放聲大哭之后繼續走我的路;我學會了即便明知失敗也無怨無悔;甚至學會了感激那些艱辛。我想,這更是一筆財富吧!高考在即,我給遠方的哥寫了封信,只有一句:艱辛圣潔。是的,那是種很醇的味道呀,我常常這樣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