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太公釣魚,愿者上鉤
姜尚在沒有得到重用的時候,隱居在陜西渭水邊的一"地方。那里是周族領袖姬昌統治的地區,他一直希望自己能夠嶄露頭角,得到周文王的重用,所以一直暗自尋找機會。
姜尚常在番溪旁垂釣,當然,他的心思根本就不在釣魚上面。別人釣魚所用的魚鉤都是彎鉤,上面還掛著有香味的魚餌,然后把它沉在水里,誘騙魚兒上鉤。而姜尚所用的魚鉤是直的,上面一點魚餌也不掛,也不將魚鉤沉到水里,反而是懸在水面上3尺高的地方。
姜尚在每次垂釣的時候都會自言自語:“不想活的魚兒呀,你們愿意的話,就自己上鉤吧!”有一天,一位打柴的老人來到了溪水邊,見姜尚釣魚的方式獨特,便勸他說:“老先生,像你這樣釣魚,恐怕一百年也釣不到一條。”
姜尚舉了舉釣竿,說:“我跟您說實話吧,我現在不是為了釣到魚,而是為了釣到王與侯!”
打柴的老人以為他神經出了問題,便不再理他,自己走了。
后來這件事情傳了出去,最終傳到了周文王姬昌的耳朵中。姬昌知道后,立刻派一名士兵去叫他來。然而姜尚在見到了這個士兵之后并不理睬,只顧釣魚,而且還一邊釣魚一邊自言自語道:“釣啊,釣啊,魚兒不上鉤,蝦兒來胡鬧!”
當姬昌聽了士兵的稟報后,改派一名官員去請太公來,然而這次姜尚依然不答理,還邊釣邊說:“釣啊,釣啊,大魚不上鉤,小魚別胡鬧!"
聽到了大臣的匯報之后,姬昌才意識到姜太公必然是一位賢才,需要親自去請他。于是,周文王在家里吃了三天素,洗了澡,換了衣服,然后帶著厚禮前往番溪去聘請太公。這一次,太公答應了周文王的請求,決定為他效力。
被儒家奉為楷模的人
周武王自建立了周王朝以后,過了兩年就得病死了。此后,他的兒子姬誦繼承王位,就是歷史上的周成王。周成王剛即位的時候只有13歲,那時正值周王朝剛剛建立,時事還不穩固。因此,武王的弟弟周公就擔當了輔助周成王的角色,而且掌管了國家大事。實際上,周公成了當時有實無名的天子。《尚書大傳》將其功績概括為:“一年救亂,二年克殷,三年踐奄,四年建侯衛,五年營成周,六年制禮樂,七年致政成王。”
周公的封地在魯國,由于他必須處理政事,所以派兒子伯禽代他到魯國去做國君。周公盡心盡力輔助周成王管理國事。然而,妒忌他的弟弟管叔、蔡叔卻在外面造謠,說周公有野心,想要篡奪王位。這時,紂王的兒子武庚雖然被封為殷侯,卻受到周朝的監視,武庚覺得很不自由,所以巴不得周朝發生內亂,重新恢復他殷商的王位。因此,他立刻和管叔、蔡叔串通一氣,并暗中聯絡了一批殷商的舊貴族,煽動東夷中的幾個部落叛亂。
一時間,周公成了眾矢之的。武庚和管叔等人制造謠言,使得鎬京也鬧得沸沸揚揚。后來傳到了太保召公的耳朵中,連他也懷疑起來。而成王年幼,還不懂得分辨是非,也開始懷疑起了自己的叔父。面對這一切,周公和召公懇談了一次,告訴召公自己絕對沒有野心,希望他能夠顧全大局,不要輕信謠言。召公被周公的直爽和真誠感動了,他消除了心中的誤解,重新與周公合作。在安定內部之后,周公毅然調動大軍,親自率兵東征。
在這時,東方有幾個部落開始蠢蠢欲動,例如淮夷、徐戎等,他們與武庚里應外合。在這樣的情況下,周公給太公望下命令,并授權給他,讓他討逆。就這樣,太公望控制了東方,而周公自己則全力對付武庚。不到三年的時間,周公就平定了武庚的叛亂,并將帶頭叛亂的武庚殺了。當管叔看見武庚失敗后,自覺沒有顏面面對自己的哥哥和侄兒,房緲于是上吊自殺了。在平定了叛亂之后,周公將蔡叔革職,并發配他到遠方充軍。
在周公東征的過程中,很多商朝的貴族成了俘虜。這些人都是反抗周朝的,周公不忍心殺了他們,但也不放心放了他們,于是就將他們囚禁在一座都城中,派兵固守。囚禁這些叛賊的地方叫做洛邑,也就是現在的河南省洛陽市。自從這件事情發生后,周朝就有了兩座都城:西部是鎬京,又叫宗周;東部是洛邑,又叫成周。
在成王年幼時期,周公輔助了他7年。在這期間,周公鞏固了周王朝的統治,還為周朝制定了一套典章制度。到周成王滿20歲時,周公毅然將手中的政權交給了他。周公為周朝制定禮樂,建立典章制度,被儒家學派奉為宗。孔子推崇周公,向往周公的事業,贊嘆“周公之才之美”“甚矣吾衰也!久矣吾不復夢見周公”,并將周公奉為儒家的楷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