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氏為何備受敬仰
關龍逢出生在一個奴隸主家庭,自幼受到良好的教育。他生性善良,深明大義,對奴隸富有同情心,是歷史上第一個死于進諫的大臣。史籍記載:“關龍逢,夏末賢臣。桀為酒池、糟丘,作長夜之飲。龍逢進諫,立而不去,為桀囚拘而殺之。”
夏王發在位時,關龍逢被選為大夫。后來夏王桀即位,他不思德政,昏庸無道,殘害百姓,錯殺忠良。關龍逢對夏桀說:“自古以來,君主勤儉節約、愛護百姓,天下才能長久。如果大王您濫殺無辜、揮霍無度,以后必定要遭受亡國之災呀!”一向暴虐的桀聽了此話之后暴跳如雷,關龍逢卻站在原地,不離開。桀命人將關龍逢關起來,后將其殺死。
關龍逢死后,備受后代的尊敬,關氏也成為備受敬仰的姓氏,這一點在《姓源》一書上記載得清清楚楚:“夏臣關龍逢之后,望出隴西,東海。”
廣施暴政的夏桀
夏啟建立了夏朝之后,封建制度就基本建立了。時間流轉,夏王朝的第十七代君主——桀登上了帝位。桀本身的意思就是“兇猛”,暗示一個人天生力大無窮,能空手拉直鐵鉤,徒手抓住犀牛和老虎。而這個帝王果然如他的名字一樣,據《竹書紀年》中記載,夏桀“筑傾宮、飾瑤臺、作瓊室、立玉門”。
夏桀住的是豪華宮殿,吃的是東海里捕撈上來的魚,他每吃一頓飯,就得有上千人到處奔走。此外,夏桀還是一個嗜酒如命的人,他對酒非常挑剔。下面的人給他進貢的酒是不能含有一點雜質的,否則一旦被發現,就會丟掉性命。
夏桀每次喝醉后,就會大發酒瘋,經常拿人當馬騎。他不僅騎宮中的下人,有時就連朝中的大臣,他也照騎不誤。一次,一位老臣被夏桀騎得實在爬不動了,就苦苦哀求君王放過自己。然而夏桀不但沒有一點同情心,反而說這個老臣破壞了自己的興致,派人把他拖出去殺了。
當政者昏庸無道,百姓們跟著遭殃。很多人都被逼得走投無路,家破人亡,于是人們常常指著太陽罵:“時日曷喪,予及女偕亡!”意思是:“太陽啊!你什么時候能滅亡?我們寧愿和你一起滅亡。”當然,這些百姓們罵的不是太陽,而是夏桀。
后來商湯起兵,夏桀與王后妹喜渡江到南巢之山,后一道死去。夏桀在享樂中亡國,延續了四百多年的夏朝從此滅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