惰性是指因主觀上的原因而無法按照既定目標行動的一種心理狀態,它是人懶惰的本性;不易改變的落后習性;不想改變老做法、老方式的傾向。當一個人有惰性心理時,做事就會遲遲不行動,一拖再拖。
如果你出現如下癥狀,那就是有惰性了:
1)明明按照學習計劃,這個時間段是要開始看書的,可是你就是不愿意打開書本,東摸摸西摸摸的,就是不愿意摸書。
2)有各種各樣的理由延遲開始復習的計劃,如肚子疼,想吃點東西,洗件衣服等。
3)明明心里著急得不行了,再不開始復習就來不及了,可就是不去翻開書本。
4)雖然已經翻開了書本,但是眼睛看著字,卻在想著各種其他的事,即使知道這樣會影響復習,但還是不會克制自己的思維。
5)總是對自己的拖延感到不安,腦子里老是一個小白人一個小黑人打架,但是兩人永遠打成平手。
做事拖拖拉拉,總能想出一萬個理由拖延復習的進度,寧愿呆坐著也不愿意看書,剛開始決定考研時的雄心壯志,就在得過且過中一點點地消磨。貪圖安逸,給自己找很多的借口,放棄復習甚至放棄考研,向往外面的花花世界。雖然說考研不是唯一的出路,沒人強逼著你考研,但是,惰性這種壞習慣,一旦養成,不光在學習上,甚至生活和以后的工作都會受其影響。戰勝懶惰,不只是考研人的戰斗,也是人一生中都要面對的戰斗。
人之所以會出現惰性,都是因為主觀的原因使自己無法按照既定目標行動,不能怪這個世界太多姿多彩,只能怪自己不夠自律。